時隔2個月,光大證券又遭監管點名,這次指向其分公司及營業部。8月1日,廣東證監局發布公告對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云浮新興荔園路證券營業部(以下簡稱“荔園路證券營業部”)、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以及公司原負責人、員工出具罰單,總計6張罰單。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來,光大證券屢屢受罰,多業務被監管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罰單頻出或能反映出券商的現實情況,可能存在部分員工為利益降低標準的情況。光大證券下一步工作應更多聚焦于企業文化的培養、正確價值觀引導,培育良好的行業信用體系。
罰單“纏身”
一日之內,光大證券連收6張罰單。8月1日,廣東證監局發布公告稱,荔園路證券營業部存在原負責人張林開及員工李國新、葉鎮華等人協助客戶出借證券賬戶為他人融資提供中介和便利,向客戶違規承諾承擔損失;員工葉賢升存在向客戶提供科創板測試題答案、索要客戶證券賬戶密碼、向客戶發送回訪問題、提供答復口徑等情形;此外,未按規定及時向廣東證監局報告客戶集體投訴等重大事項等違規事項。
綜上,廣東證監局認為上述情況反映荔園路證券營業部合規管理不到位、內部控制不完善。廣東證監局責令荔園路證券營業部自該決定下發之日起一年內,每6個月開展一次內部合規檢查,并在每次檢查后10個工作日內,向廣東證監局提交合規檢查報告。
相關責任人張林開、李國新、葉鎮華均被監管認定為不適當人選,葉賢升則遭監管出具警示函。另外,光大證券分公司也難逃其責,廣東證監局表示,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對上述違規負有直接管理責任,故對其出具警示函。
對于上述情況,光大證券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公司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責令廣東分公司及相關營業部對業務開展及合規管理進行自查整改,并啟動對相關人員的調查問責。同時,公司將引以為鑒,在全司范圍內持續強化專項自查整改以及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合規培訓,不斷完善內控合規制度建設和執業行為管控。
除營業部出問題外,光大證券在投行保薦業務上也不太平,年初以來更密集被點名。6月6日,江蘇證監局就發文指出光大證券作為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保薦機構,在持續督導過程中存在多項問題。同月,光大證券還因在四平市城市發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平城投”)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發行中存在多方問題,被交易商協會予以嚴重警告并責令整改。2月20日,光大證券作為北京贏鼎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辦券商,同樣因持續督導期間違規遭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彼時,光大證券曾部分回應稱,關于公司2020年“四平城投”債融項目收到自律處分的決定,公司高度重視,對相關問題開展了全面自查自糾,深入整改,避免再次發生類似問題,對相關責任人將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需培育良好的行業信用體系
那么,對于一家券商而言,罰單不斷可能有何影響?在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看來,罰單頻出或能反映出券商現實情況,市場低迷、競爭壓力等因素可能導致部分員工為利益降低標準。如何提升公司整體合規性是擺在券商面前的一道難題,畢竟公司是否違規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其聲譽及客戶信任度。
從上半年表現來看,光大證券業績已有回溫。7月27日,光大證券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表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09%、13.67%。而回顧一季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雖同比增長26.09%,但具體來看,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同比減少39.46%、33.02%。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光大證券還撤銷了旗下北京大興、威海海濱北路、云浮建設北路3家證券營業部。在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忠言看來,撤銷證券營業部可能是公司出于運營成本與收益權衡考量。券商在業績及成本的雙重壓力下,撤銷運營能力不佳的營業部。此外,公司也可能在優化業務布局,調整資源配置,順應數字化轉型整合優化機構設置。
龔濤則直言,對于一家分布多省、擁有200多家營業部的機構,撤銷或增加幾個營業部并不特別,券商考慮撤銷或增加營業部的主要原因是效費比,連續虧損且不能翻身的營業部必然被淘汰。整體來看,光大證券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主要受市場影響,而在部分業務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光大證券還應推進穩定自身員工團隊素質,下一步其工作應更多聚焦于企業文化的培養、正確價值觀引導,此外,培育良好的行業信用體系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來源: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
掃一掃加好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