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委主要領導主持召開為基層減負賦能專題座談會,強調要聚焦減負和賦能兩個關鍵詞持續發力,讓基層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謀實事干實事。這是湖南省委重視基層、關心基層、賦能基層的鮮明信號,彰顯了省委向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沉疴痼疾開刀的堅定決心。
這些年,為基層“減負”越來越成為一個困擾時代的新難題。開不完的會、填不完的表、迎不完的檢查,越拉越多的群、沒完沒了的接龍、煩不勝煩的打卡……基層干部普遍反映負擔重、壓力大,陷于一些繁文縟節的無謂事務中。究其根本,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癥結直指上級單位和部門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言以蔽之,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頭。有的脫離實際下任務,隨意向基層攤派任務、層層加碼;有的隨意決策、機械執行,搞文山會海、過度留痕;有的過多過頻地督查檢查考核,動輒搞“一票否決”……讓基層干部不堪重負,無法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謀實事干實事。
為此,為基層“減負”成為時代的聲音。如何減?關鍵在減形式主義、減官僚主義、減層層加碼。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帶頭改、帶頭治,深入檢視剖析自身在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偏差,緊緊扭住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大力度深入糾治,真正從根源上解決為基層減負的問題。特別是在制定政策、分配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基層實際、理解基層難處,設身處地為基層干部著想,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把對上負責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千張嘴,下面一雙腿;上面千把錘,下面一顆釘。”基層干部感到負擔重、壓力大,除了事務復雜繁瑣之外,還有一個顯著問題就是“權責不匹配”。基層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但在具體工作中,責任層層壓實到了基層,相配套的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卻往往沒有跟進,讓基層這個“有限權力”機構成了“無限責任”單位。
為基層“賦能”,如何賦?重在解決“權責不匹配”的問題。一方面要厘清不同層級、部門之間的職責邊界,建立健全責任清單,防止層層向基層轉嫁責任;另一方面要推動資源資金、管理權限、人財物等向基層一線傾斜,促進事和權相統一,讓基層干部在為民辦事、落實政策上有更大的主動權,在做群眾工作時有更大的底氣。正如這次座談會上省委主要領導強調的,要加大對基層干部的關心關愛力度,“好事”多讓他們去做、“好人”多讓他們去當,讓基層干部少一些“為難”、多一些資源,使他們在群眾中更有號召力。
一手抓減負松綁,一手抓賦能增效,唯有“雙管齊下”,才能打通基層治理的“痛點”“堵點”,解決基層干部頭頂的重壓、心中的煩惱。全省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為基層減負賦能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千方百計為基層干部謀實事干實事創造良好條件,以實實在在的減負賦能成效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來源:新湘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