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再次對黨紀學習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加強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學、以案說紀,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為日常自覺”。警示教育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有力抓手,是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6月7日,省委警示教育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扎實開展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教育引導全省黨員干部自覺學紀、知紀、明紀、守紀,進一步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注重警示教育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黨自誕生之始就注重紀律建設和紀律教育。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一以貫之高度重視開展警示教育,幫助黨員、干部排除思想隱患、堅定理想信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警示教育工作,多次發(fā)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深入剖析嚴重違紀違法干部的典型案例,發(fā)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
中醫(yī)認為,“上醫(yī)治未病”,最好的醫(yī)生是防病于未起,治病于未發(fā)。在黨紀學習教育中,深入開展警示教育,通過深刻剖析一個個反面典型案例,既能給心存僥幸者以棒喝,產生“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也可讓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無疑是一劑“治未病”的“醒腦良藥”。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從政治和全局上把握警示教育的重要作用,自覺把警示教育作為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任務,高質量上好警示教育這堂課,持續(xù)涵養(yǎng)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警示教育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廣大黨員干部要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對照違紀典型案例加強檢視反思,使之觸及靈魂、蕩滌思想,絕不能把自己當“看客”。要從典型案例暴露出的踐行“兩個維護”不自覺等問題中受到警醒,從典型案例暴露出的跑官要官、任性用權等問題中受到警醒,從典型案例暴露出的“吃喝風”“紅包風”“打牌子”“提籃子”等問題中受到警醒……省委警示教育會上,省委書記沈曉明從七個方面總結了需要從負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的典型問題,對于如何增強警示教育的代入感,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警示教育要真正發(fā)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還應加強針對性。警示教育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一個方子抓藥”,要注意突出精準性,注重分級分類、因人施教,突出貼近性,盡量多開展差異化、個性化的警示教育,真正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特別要防范警示教育“簡單化”“套路化”等問題,要不斷創(chuàng)新警示教育的形式,多一些“精準滴灌”和“量身定制”的教育,以引起教育對象心理上的同頻共振,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從負面案例中受到“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的震懾。
警示教育的目的除了以案促學,更在以案促治。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在心靈上“敲警鐘”,更要在制度上“補漏洞”。針對典型案例暴露出的問題,要注重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做到標本兼治。要以開展警示教育為契機,深入查擺制度薄弱點、廉政風險點、監(jiān)督空白點,追根溯源、找準病灶、對癥下藥,扎牢制度籠子,突出系統(tǒng)治理,真正把黨紀學習教育和黨的紀律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來源:《新湘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