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即將退出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華西股份。
日前,華西股份的實控人華西村村委會擬將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西集團”)80%的股權以1元的價格轉讓給江陰聯華優化調整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聯華基金”),從此,華西股份的實控人變為江陰市國資辦。
“我們剛剛簽署了協議,但目前還沒有進行實控人變更,具體原因都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里,”7月26日,華西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實控人變更跟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上市公司的股東還是華西集團,只是華西集團的股份被轉讓了。
記者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注意到,聯華基金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在于支持江陰市重點企業紓困,推動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債務危機,維持上市公司穩定發展,并共同謀求產業協作和技術協同。
“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切身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在談及2022年市場時,華西股份曾這樣感慨。
華西村1元轉讓華西集團80%股權背后:化解債務危機
在本次股權轉讓前,華西股份的大股東一直是華西集團,實控人是華西村村委會。
股權結構方面,華西集團是由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村民委員會全資所有的企業。華西新市村村民委員會是經江陰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華西新市村村民自治組織,管理和處理本村屬于集體所有的財產,是華西集團的控股股東,也是華西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本次股權轉讓后,聯華基金成為了華西集團的大股東,持有80%的股權。雙方轉讓價格僅為1元。
華西股份公告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后公司控股股東仍為華西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華西村村委會變更為江陰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江陰市國資辦”)。
資料顯示,華西集團前身是1987年設立的村辦集體企業江陰縣華西工業供銷公司,1989年4月變更為江陰市華西農工商實業公司,1992年變更為江蘇華西實業總公司。1993年12月經江蘇省體改委蘇體改試(1993)334號文批準,組建了江蘇華西集團公司。
華西村官網介紹,最近10多年來,華西集團以吳協恩書記提出的“短中長、穩快活”( 兼顧短期、中期、長期三大利益,傳統產業要穩、把握機遇要快、經營策略要活)為指導,通過“兩手抓”:一手抓傳統產業的技改提升,一手抓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成功拓展了旅游服務、金融投資、倉儲物流、遠洋海工、農產品批發市場及礦產資源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繼續保持了經濟發展的穩中求進。2016年華西實現了“雙增”:可用資金比去年增3.75%,交稅比去年增19.68%。
到2019年華西集團已形成鋼鐵、紡織、化纖、有色金屬、建材、旅游、商貿等多種行業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并逐步涉足金融行業。2009年公司通過并購中山財務公司,成立了華西集團財務公司。目前主營業務中尤以鋼鐵、化纖、商貿、有色金屬較為突出。
實際上,近年來華西集團流動性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2019年1月,華西股份公告稱,控股股東華西集團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減持期間自2019年1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減持數量不超過3200萬股(含本數),減持價格視市場情況確定,原因是“生產經營發展需要”。此外,其當時還減持了參股的海洋王。
2019年3月市場傳言無錫市政府召開市長辦公會議,聽取華西集團流動性困難有關情況的匯報。不過,當時華西集團相關人士獨家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目前,華西集團的生產經營一切正常。華西集團的主業,如鋼鐵等實體企業生產效益良好,經營性現金流量充裕,按時償還了所有到期債券及銀行借款的本息,未發生過任何不良信用記錄的情形。
“那不是國資委的人來救了嗎?國資委來幫我們華西集團解決債務危機了嗎?”談及這次股權轉讓及債務問題,上述華西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強調:華西集團的債務危機跟華西股份有什么直接關系,這已經轉嫁了,上市公司華西股份不存在債務危機。
華西集團最后一份可以查閱到的財報是2018年三季報,當時公司期末負債合計369.33億元,期末資產合計547.62億元。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27.2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億元。
從這次股權轉讓的接盤方看,聯華基金是由江陰新國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江陰市新國聯集團有限公司等作為有限合伙人,共同組建的有限合伙企業。
據了解,江陰聯華基金成立于2021年11月19日,擬開展的主營業務為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企業管理、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等。根據聯華基金2022年度審計報告,聯華基金設立至今尚未實際開展業務。
貝殼財經記者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注意到,華西股份稱,基于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華西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看好,聯華基金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在于支持江陰市重點企業紓困,推動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債務危機,維持上市公司穩定發展,并共同謀求產業協作和技術協同。
華西集團旗下華西股份業績連續下滑,未來轉型路在何方?
“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是中國改革開放“共同致富”的樣本。
在“老書記”吳仁寶逝世后,他的兒子吳協恩接棒執掌華西。也是吳協恩在上世紀末提出應該進軍資本市場。
1999年,對金融領域頗為關注的吳協恩提出,華西應當以上市的方式倒逼企業完善產業制度和管理制度。
當年在21人的舉手表決會議上,20人同意,一個人反對。反對者就是當年還在世的老書記吳仁寶。他不明白,有了足夠資本的華西村為什么要上市?但他最終聽從了大家的意見。
沒多久,華西集團控股的華西股份在深交所上市。吳仁寶和時任無錫市長吳新雄在深圳證交所參加“華西村”A股上市敲鐘儀式。
華西股份主要從事滌綸化纖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石化倉儲物流服務。
為緩解傳統主營業務的瓶頸制約,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2015年已開始戰略轉型,在原有化纖產業基礎上,立足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促進傳統經濟轉型升級,以資產管理為核心開展并購投資業務,先后成立了以“并購+創投”開展業務的一村資本、財富管理平臺一村投資和另類資產管理平臺一村資產,在建立核心能力的基礎上構建金融生態圈。
2019年,華西股份推進和執行產融戰略。一方面,公司以一村資本為平臺繼續開展和布局有價值的投資業務。同時,公司也通過一村資本積累的投資能力逐步發現和布局符合公司產業戰略的優質資產,堅定推進公司的產業轉型戰略。
不過,2020年和2021年,華西股份也在賣出資產,包括轉讓子公司一村資本有限公司股權、減持江蘇銀行。與此同時,這也增厚了當年的業績。
華西股份近兩年業績表現欠佳。
今年半年報的業績預告顯示,華西股份預計歸母凈利潤為3949萬元-5430萬元,同比下降預計為45%-60%。
公司表示,報告期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纖業務受終端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下降;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和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同比減少。
在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業收入29.27億元,同比增長21.07%,但歸母凈利潤為2.08億元,同比下滑38.83%,扣非歸母凈利潤下滑40.27%。
值得注意的是,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為-2045.79萬元。而公司本期相關投資收益均來自于公司及子公司,是公司的經常性損益。
公司在年報中稱,2022年國際形勢多變,全球市場面臨的風險挑戰更多樣化,經濟復蘇壓力加劇。俄烏沖突導致供應鏈短缺,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化纖聚酯行業的PTA等原料價格維持在高位運行,國內企業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國內市場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者信心不足,終端開工率維持在低水平,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有實質性改善,“高成本、高庫存、低需求、低效益”仍是常態。
華西股份2022年報提及,報告期內,主營滌綸短纖維的原料PTA價格上漲等因素,壓縮了產品的毛利空間,滌綸短纖維產品全年實現毛利6729.07萬元,同比減少41.15%。
截至2022年年報,其傳統業務紡織化纖業務的營收占比達91.71%。轉型多年的華西股份未來路在何方依然是個未知數。
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