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車企申請破產重整!創始人行蹤成謎,僅剩817人,停發工資超4個月
據財聯社10月17日報道,10月16日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沈暉借口參加德國慕尼黑車展,隨后轉機直飛美國紐約,遠走海外,留下高達近400億元的投資和債務以及被欠薪的威馬員工。記者16日聯系沈暉本人沒有得到相關回應。
有接近沈暉的人士透露,沈暉確已不在國內,2023年春節后就沒有在公司公開露面,其家人也于此前遷居美國。“有人在慕尼黑看到他了,但即使去了慕尼黑,他之后也是回美國。”
9月10日,沈暉在微博發文稱:“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不過,該條博文發布地址為北京,截至10月9日沈暉發布的每條博文顯示發布地址也均為北京。
有接近沈暉的人士對記者透露,有專人幫助沈暉在國內發布微博,所以動態發布地址均是國內地址。
已申請破產重整,三次沖擊IPO始終差臨門一腳
10月1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辦理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之后,威馬汽車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告知函稱,鑒于威馬公司仍具有商業價值和挽救價值,公司治理結構尚完備,具有基本自主談判能力,部分債權人也有重整意愿,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的預重整申請。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根據公開資料,威馬汽車共進行了A至D輪12次融資,累計募資超41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百度、騰訊,以及紅衫、SIG(量化交易金融公司)等明星資本和各路國資的投資,而“蔚小理”在上市之前,融資金額均未超過200億元。
盡管投入了數百億資金,但威馬汽車距離上市始終差了臨門一腳,同時在長期投入之中,威馬汽車的資金逐漸耗盡。
根據威馬汽車此前披露的招股書,2019——2021年,其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44.45億元、50.84億元,以及82.05億元,三年間共計虧損174億元。2021年,威馬汽車實際已資不抵債。
在面臨資金缺口的背景下,威馬汽車一直在尋求IPO(首次公開發行),并先后三次沖擊IPO。9月10日,威馬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經過深思熟慮,威馬汽車自愿終止與Apollo出行(港交所上市公司)在港交所的RTO(借殼上市)進程。這標志著深陷泥沼的威馬汽車第三次沖擊IPO失敗。
在職員工僅剩817人,已停發工資超4個月
據騰訊新聞《遠光燈》10月17日報道,目前處于破產重整過程中的威馬汽車僅剩800余名員工,且已停發工資超4個月。
招股書顯示,2021年底時,威馬員工總數為3952人。
記者從威馬汽車最新的企業微信大群看到,目前在職員工有817人,其中核心部門溫州生產基地173人,黃岡生產基地153人,成都研究院43人,產品規劃與智能系統相關部門24人,銷售與用戶服務部門69人。
據威馬汽車在職員工透露,2023年1-5月威馬給員工發放了低保薪資,但從6月開始,威馬已經停止發薪,同時停止繳納員工社保。
“內部群已經不能發言了,公司最近一次發通知是在10月10日,解釋了破產審查的事。”該員工表示,目前多數員工都在家,辦離職需要到公司提交紙質版申請,再辦理相關手續。
據了解,因公司無法發放薪資,今年威馬部分員工已經前往相關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因公司現金流斷裂,目前尚未有結果。上述員工透露,威馬溫州生產基地從2022年國慶節開始“放假”,迄今已經一年多。“嚴格來說去年5月疫情解封后就忙了一個月,接下來就不忙了,但工資照常發。”
提及身在國外的沈暉和公司破產重組進程時,上述員工對記者表示,眼下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把薪資補齊,“沈暉在哪不重要”。同時他認為,早期威馬汽車產品非常有吸引力,后期開始偏離軌道,“老板把錢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不好好搞研發”。
來源:華夏時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