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擠兌公司到期支付,把公司逼入違約的死角,絕對不是對所有方(各方)有利的一個選擇。”綠地控股(600606.SH)財務部總經理吳正奎在電話會中對投資者表達了懇求的意愿。
綠地在最后一刻選擇對后續所有到期美元債進行展期,并展開投資者同意征求,此時距離該公司最近一只美元債的到期僅有半個月時間。這只美元債發行規模3.7億美元,將于2022年11月13日到期。
綠地目前共有9只美元債。10月31日,綠地發布公告,擬對2022年-2024年到期的這9只美元債就展期事項發起同意征求。
具體而言,綠地希望能征求投資者同意,將該公司2023年6月到期6.65%的一只美元債展期一年,其余債券展期兩年,展期期間票息不變。綠地表示,相關債券在原到期日將支付5%本金,剩余95%本金將于展期后到期日支付。
隨后,綠地管理層在當天傍晚召開固收投資者會議,明確表態:公司承諾境外項目所產生的凈現金回款將全部用于延期后債券的支付賬戶,包括利息的支付。
綠地承諾,從2022年到2027年,境外項目的凈回款總額預計有大約30多億美元,將全部用于債務兌付。
“我們不會放棄,希望投資人能夠給予我們一定的耐心,和我們同舟共濟,共同渡過這次前所未有的經濟、行業難關。”吳正奎表示,理解投資者面對債務展期的強力沖擊,但仍然懇求投資者能與綠地風雨同舟。
展期的原因
出售資產進度緩慢、銷售不及預期順暢,是綠地債務展期的主要原因。
“公司已無能力支付11月到期的債券。”吳正奎在電話會上表示,綠地懇求投資者能給予兩年時間,在此期間,綠地承諾將正常兌付所有債券利息。
綠地此次同意征求將在11月22日出結果,而在這期間,前述3.7億美元債將會于11月13日到期。對此,吳正奎表示,如果同意征求能順利通過,綠地會在交割日償付這只債券本金的5%及利息,剩余的95%本金將會在2024年11月13日兌付。
吳正奎透露,今年5月,在對此前于6月到期的一只美元債展期同意征求完畢之后,按照當時與投資者所溝通,公司預計境內外有2000億資產可供出售,但受到市場下滑、疫情,以及境外美元加息等疊加因素的影響,(銷售)結果不及預期。1-9月份,綠地單筆成交金額在5000萬以上的市場化大單,成交總金額只有292億。
根據公告,今年1-9月,綠地實現合同銷售面積93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8.7%,合同銷售金額989億,同比減少57%。
以時間換空間
此前綠地已償還4只總金額36.9億美元的債務。選擇債務展期,綠地既有無奈,也是破釜沉舟之舉。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綠地和所有銀行的合作業務都正常進行。如果能順利通過債券展期同意征求,綠地預計該公司占比3%的非標負債不會出現擠兌,對公司也不會有重大負面的影響。
吳正奎透露,國資委及國有股東,過往對綠地有過多次的支持,但綠地首先要承擔起企業的主體責任,必須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債務問題。
據公告,綠地本次同意征求于11月11日下午4時(倫敦時間)前同意的早鳥費為0.5%本金,在11月11日至11月18日下午4點(倫敦時間)之前同意將只支付0.25%本金。
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綠地此次在債券條款中加入征信承諾,可作為征信的資產包括綠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韓國以及馬來西亞等多個項目;此外,綠地還在每一只債券中都加入公司贖回權的條款,如果境外項目凈現金有盈余,綠地將根據延期后債券的到期順序,提前贖回相關的債券。
吳正奎認為,隨著市場逐漸觸底,長期來看,行業將走向一個更為健康和持續高質量的發展道路,只是“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有投資者認為,從綠地公告披露的信息看,該公司償債誠意尚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韶葵 上海報道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