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在服務大局中貢獻檢察力量”新聞發布會,重點談及“趨利性執法司法”這一備受關注的話題。記者注意到,近期,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已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這一問題。最高檢副檢察長葛曉燕在發布會上表示,最高檢始終將監督糾正趨利性執法司法問題作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重中之重。
據介紹,最高檢采用“多渠道關鍵詞篩選——基本案情審查——詳細案情核實”三步篩選法,對通過12309等渠道收集的反映司法機關違法“查扣凍”、以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適用羈押性強制措施不當等趨利性執法司法的有價值線索,逐條梳理、會商研判,篩選出可能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線索,將部分案件分批次交辦,并對其中的重點案件選派業務骨干實地督辦。
“對于涉及企業且反映趨利性執法司法問題的案件線索,先由最高檢集中評估,及時關注發現重大案件線索,對經評估屬于涉企重點案件的,直接交辦相應省級檢察院;再由接受案件線索的檢察機關對接受的案件線索評估,認為可能涉及趨利性執法司法的,將案件線索及評估結果層報省級檢察院審查。省級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屬于應當重點關注的案件,及時向最高檢報告,同時也自行篩選一批本地涉企重點案件向下交辦。”最高檢控告申訴檢察廳廳長那艷芳表示,由此建立雙向評估機制。
記者獲悉,2024年,最高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對收集到的1500余條趨利性執法司法線索逐條分析研判,將核查篩選出的31件重點案件,分四批交相關地方辦理。
上述案件既包括防止國有資產損失,也包括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體現對各類經營主體的依法平等保護。針對案件督辦中發現的跨區域抓捕,違規適用強制措施,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嚴重損害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行為,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法律監督作用,不僅對個案問題及時糾錯,還主動從個案辦理中發現相關類案問題。
對跟蹤審查中發現存在問題的交辦案件,最高檢派出工作組分赴江西、云南、甘肅、內蒙古、湖北、湖南等地現場閱卷、督導。截至2024年12月底,已辦結21件,取得重要實質性進展2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財產5.7億余元。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表示,2025年,檢察機關將積極參與黨中央部署的“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聚焦違法立案、插手經濟糾紛、跨區域抓捕、違法“查扣凍”等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動真碰硬,堅決依法糾正相關執法違法問題。研究制定規范辦理跨區域涉企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見,進一步規范管轄權、“查扣凍”監督機制,從源頭上推動解決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問題。深化涉企刑事“掛案”清理,加強對涉企案件的立案監督。
記者:新京報
記者: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