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三審查調查室2月23日發表題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的文章。
文章指出,深化對金融、央企領域和行業“四風”表現形式和特點的認識,堅決摒棄“例外論”“特殊性”“優越性”“無關論”“業務需要論”等錯誤論調,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整治過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糾治行業“潛規則”和不正之風,鏟除“破窗”效應、“法不責眾”心理和“比爛”心態,不斷加固金融和央企領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堤壩。
文章還提到,加大對“影子股東”“影子公司”“政商旋轉門”“提前筑巢”“逃逸式辭職”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查處力度,堅決斬斷權力與資本的勾連紐帶,在金融、央企領域形成懲治腐敗的有力震懾。
堅決查處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
文章指出,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部門是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必須牢牢把握自身新時代新征程的職責使命,以高質量的審查調查工作為黨的偉大自我革命貢獻力量,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在審查調查中,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查,緊盯“七個有之”,嚴肅查處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嚴肅懲處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派”“兩面人”和搞政治團伙、小圈子和利益集團的腐敗分子,清除黨內政治隱患。
要堅決查處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防止政商勾連、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等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
要圍繞金融、央企領域政治紀律問題特點,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研究問題、判斷問題,發現表面違紀違法背后隱藏的深層次政治根源和帶來的政治危害,嚴肅查處罔顧黨對金融工作、國有企業的領導,對中國特色金融和國有企業的政治性、人民屬性認識不深、立場不堅定、方向動搖的問題,嚴肅查處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等決策部署不力,棄守監管職責、由金融秩序維護者淪為金融風險制造者等問題。
堅決斬斷權力與資本的勾連紐帶
文章指出,保持審查調查的高壓態勢不變、力度不減、尺度不松,一個案子接一個案子地辦,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查,形成滾動辦案、壓茬推進的良好態勢,永遠吹沖鋒號。
要突出工作重點,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緊緊圍繞服務和推動“三新一高”戰略導向的落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密聯系我國發展面臨的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圍繞黨的二十大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舉措落實情況,找準服務保障現代化建設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
要與金融單位、央企承擔的具體職責任務結合起來,嚴肅查處貫徹落實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問題,確保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要深化行業性、系統性腐敗治理,持續加大金融、國有企業、糧食購銷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問題懲治力度,把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膽大妄為者作為重中之重,嚴肅查處領導干部身邊人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問題。加大對“影子股東”“影子公司”“政商旋轉門”“提前筑巢”“逃逸式辭職”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查處力度,堅決斬斷權力與資本的勾連紐帶,在金融、央企領域形成懲治腐敗的有力震懾。
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
文章強調,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貫通起來,三者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把不敢腐的震懾力、不能腐的約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結合起來。堅持審查調查工作大縱深推進,強化深挖拓展意識,注意挖掘案中案,隨辦案隨移送,形成一體懲治的強大力量。堅持邊辦案、邊剖析、邊整改,把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貫穿于審查調查全過程,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和漏洞,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用好審查調查對象這座“富礦”,引導督促形成意見建議。落實一案一通報、一案一總結要求,圍繞所辦案件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動案發單位、行業、領域深刻吸取教訓,補齊制度短板。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