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又添新力量
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成立
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于5月10日上午正式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與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學強,湘潭大學黨委書記劉起軍為紀檢監察研究院揭牌。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原紀檢組組長莫文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監察與司法委員會委員、湘潭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謝勇,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特派代表付倩,湖南省紀委監委一級巡視員羅水平,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廖永安、紀委書記董康明等出席揭牌儀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湘潭大學在法治反腐與紀檢監察相關領域研究上具有豐厚底蘊。2014年,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湘潭大學成立了全國高校首家反腐法治教研機構——反腐敗司法研究基地,教育部每年下達五名法治反腐方向博士生專項計劃。多年來,圍繞反腐敗國家立法、反腐敗司法實務等領域展開了深入研究,為地方黨政、紀檢監察、司法機關提供了大量培訓服務、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大委托項目、特別委托項目等多項國家課題和50余項省部級課題,產出了一系列較高質量的成果,為進一步建設發展好紀檢監察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反腐敗領導體制機制改革頂層設計提供決策預案和決策參考。去年9月,紀檢監察學成為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為學校進一步做強學科優勢,搭建高水平學科平臺,更好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機遇,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以厚積薄發的態勢應運而生。
湘潭大學黨委書記劉起軍在致辭中表示,紀檢監察一級學科建設是時代呼喚和實踐需求。紀檢監察研究院揭牌成立,開啟了學校紀檢監察學科發展的新篇章。研究院將準確把握學科具有的鮮明政治屬性、時代特征和實踐特色,充分依托和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成為廉潔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紀檢監察理論研究的重要高地、決策咨詢的重要智庫和紀檢監察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湘潭大學法學院吳建雄教授任紀檢監察研究院院長。他在主旨發言中認為,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的成立,使學校法治反腐研究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紀檢監察研究院將圍繞黨和國家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以學術講政治、以法治論反腐,堅持立足國情,胸懷天下,求真務實,兼收并蓄,重在應用,有效服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造就堪當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使命的紀檢監察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湖南省紀委監委一級巡視員羅水平作為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它在發言中認為,紀檢監察學術研究要彰顯學科的政治屬性,體現中國特色,聚焦應用價值,應在關注理論前沿問題的基礎上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不斷加強職責職權、組織體系、制度規范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的成立,為構建中國紀檢監察自主知識體系、培養紀檢監察人才以及繁榮紀檢監察學術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臺支持。
全國人大常委、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學強,作為長期關注反腐敗司法研究基地工作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原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對湘潭大學法治反腐和紀檢監察研究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在講話中指出,設置紀檢監察學科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加快培養紀檢監察人才,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紀檢監察學作為一門新型學科,地位重要、內容龐大,必須從更全面系統的視角思考學科體系問題,把握重點、立柱架梁,使各部分都既相對獨立又保持緊密聯系,形成有機整體。紀檢監察研究院應科學總結反腐敗斗爭歷史經驗,找準紀檢監察學科研究的基本定位,進一步準確把握反腐敗斗爭形勢任務,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把握學科理論研究的基本原則,認真落實黨和國家學科建設的要求,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更多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
謝勇、莫文秀為《法治反腐與紀檢監察系列叢書》揭幕。該叢書已出版15部著作,計劃出版19部,由湘潭大學反腐敗研究團隊結合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最新理論、實踐動態編撰而成,為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提供了系統理論研究參照。此次首發的為《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反腐研究》《法治反腐新論》《監察體制改革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監察調查與刑事訴訟銜接義務之具體化研究》等4部著作。
會前,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廖永安(上圖右二)匯報湘潭大學法學學科建設情況。邱學強副主任在校領導陪同下深入博士研究生工作間,與在研學生親切交談,勉勵大家秉持黨的領導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憲法法律第一的學習理念,以學鑄魂,以研增智,做法治反腐和紀檢監察事業出類拔萃的有用之材。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企業廉潔合規監測平臺 劉耀華供稿)
來源: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
責編:夏 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