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在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深化的時代背景下,湘潭大學法治反腐和紀檢監察科研團隊在校黨委領導下,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黨和國家監督理論為指導,扎實開展法治反腐理論研究和紀檢監察學科建設,不斷推出一批把握時代脈搏、聚焦實踐問題的學術成果和智庫成果,出版學術成果30余篇(部),其中期刊論文35篇,CSSCI來源期刊11篇,人大復印資料轉載7篇;著作2部。回首2023年的科研工作,以下十大事件值得品讀:
一、黨的二十大關于反腐敗決策部署闡釋性研究成果斐然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2023年理論研究的首要任務。我校紀檢監察研究團隊以高度的歷史主動,開展黨的二十大關于反腐敗決策部署的闡釋性研究。應中央黨校《中國黨政干部論壇》之約,吳建雄的《反腐敗永遠吹沖鋒號的四重邏輯》,闡明了中國共產黨最徹底的自我革命的政治邏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歷史邏輯;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的價值邏輯;護航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統籌反腐敗斗爭國際國內兩個戰場》從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作出部署,明確了一體構建追逃防逃追贓機制、加大跨境腐敗治理力度等目標任務等方面解讀了《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2023—2027年)工作規劃》。吳建雄、夏彩亮的《完善反腐敗涉外法律法規體系的機遇、挑戰與對策》,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一體構建追逃防逃追贓機制”,二十屆中紀委二次全會的工作報告強調“完善我國有關法律域外適用的配套制度,加快形成反腐敗涉外法律法規體系。”進行了深入的領悟和闡釋并提出對策性建議,被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重磅推介。吳建雄、門甜的《完善我國反腐敗涉外法規的思考——基于中國知網反腐敗涉外研究文獻分析》,以三萬字的篇幅被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期“貫徹黨的二十大專題”欄目推出。全國人大監察與司法委員會領導同志批示認為:此項研究對推進反腐立法工作具有參考意義。
二、率先舉辦“重點領域腐敗治理研究論壇”
凝聚各界共識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的決策部署,1月13日在長沙舉辦“新時代新征程反腐敗重點領域治理研究”主題論壇。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中央和地方機關及高校的領導、知名專家學者隔空對談,圍繞深化重點領域腐敗治理、鏟除腐敗這個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各抒己見。與會的理論和實務界專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研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重點領域腐敗治理”這一命題的理論邏輯和實踐價值達成了共識,特別是深化整治金融、國有企業、政法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糧食購銷等行業的腐敗,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言。充分體現了以高質量反腐敗研究成果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貢獻智慧力量的責任擔當。主題研討會受到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報道網、紅網、今日頭條等中央和地方媒體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先后有45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做了報道,會議消息涵蓋八大搜索引擎,點擊閱讀量達到1800萬次。年度著作成果《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反腐研究》(中央黨校出版社,作者王振華),《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銜接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作者林藝芳)從價值目標和執法實踐的層面對重點領域腐敗治理進行了深入的論證。
三、紀檢監察研究院成立開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新征程
2023年5月10日上午,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在法學院會議室宣告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與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學強和湘潭大學黨委書記劉起軍為紀檢監察研究院揭牌。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原紀檢組組長莫文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監察與司法委員會委員、湘潭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謝勇,中國紀檢監察學院,湖南省紀委監委,湘潭大學黨委紀委等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標志著湘潭大學法學學部紀檢監察特色學科建設邁上新征程。與此同時,法學學部正式組建紀檢監察方向班。首屆方向班面向2022級法學專業遴選出30名本科生組建。方向班在人才培養規劃上充分考量實踐需要,制定了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了包括紀檢監察學導論、政務處分法、監察證據學、監察調查程序與方法、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職務違法犯罪案例精解、中國傳統監察文化、紀檢監察文書寫作等方向必選課程。首屆紀檢監察方向班班主任為廉睿副教授。為了確保紀檢監察人才培養質量,法學學部制定相關方案,由紀檢監察研究院負責為每一位同學安排了專業導師,指導其業務學習。在學科研究上,林藝芳的《規范分析視野下監察證據向刑事證據轉化研究》《監察初核證據取得刑事證據資格問題研究》;呂曉剛的《職務違法犯罪共涉案件調查終結程序分流研究》《職務犯罪案件監察調查強制措施體系構建研究》;王譯的《黨紀處分證據與政務處分證據的銜接協調規則研究》《刑事缺席審判視域下國家監察義務具體化研究》等成果持續推出。
四、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等研究成果與主旋律共振
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作為紀檢監察與政治學交叉學科和基礎理論,成為2023年度研究熱點。吳建雄的《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四重邏輯》《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百年大黨反腐敗斗爭的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歐愛民等的《論黨內法規責任的類型化建構》《雙籠關虎:權力限制法治化的中國式表達》《黨規國法有效銜接視域下村級組織負責人“一肩挑”的法治化路徑》;陳紅梅等的《論黨內法規解釋的“同等效力”》;周航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路徑及其內在邏輯研究》;李娟的《黨規與國法:國家治理體系視角下黨政聯合發文的二重屬性》;從不同側面和多重維度對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進行了學理性、實踐性闡釋。2023年6月,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期刊協會共評選40篇社會科學類“主題宣傳好文章”。吳建雄教授撰寫的《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實踐、內在邏輯和基本經驗》一文入選。評選委員會認為:本文通過對黨自我革命百年歷史的勾勒,對其實踐邏輯的深度揭示,對其實踐經驗的科學歸納,讓讀者明了黨的自我革命百年歷程,知曉黨的自我革命實踐邏輯,懂得黨自我革命該遵循的正確路徑,杜絕該主題探討上的“假、大、空”,有助于讀者深刻領悟到“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不僅反映作者在該領域厚實積累,而且充分彰顯作者在“理論武裝”這一重大課題上的擔當作為。
五、中國企業廉潔合規法治化論壇助力“廉潔之路”建設
2023年10月14日,在長沙舉行“中國企業廉潔合規法治化論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湘潭大學、燕山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專家學者和中央司法機關、湖南省紀委監委、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理論和實務界的相關專家學者,以及華為集團等企業界的人士共200余人參會。本次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通過騰訊空間線上參會人數超過20萬人次。論壇認為,廉潔合規是對腐敗的抵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的重要指示,要在實踐中探索建立標準和規則,強化機制建設,拓寬合作平臺,健全拒絕腐敗分子入境、資產返還等合作機制,深化和拓展多邊框架下的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用通力合作斬斷腐敗鏈條、構筑反腐長城。廉潔合規是黨的廉政理論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要從新時代新征程的時代要求出發,在“變”與“不變”中推進廉潔合規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持系統觀念,把握好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有機聯系和辯證關系,形成廉潔合規與刑事合規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法治化管理閉環,推進中國特色企業合規法治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六、國家社科重點課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研究”圓滿結項
吳建雄教授領銜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研究”于2023年2月28日免檢結項。本項目于2020年4月立項以后,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光明日報》《中國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新華文摘》等高級別刊物發表相關學術文章40余篇,多項成果智庫成果獲正部級以上領導批示,兩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研究成果一等獎。出版《監察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國家監察制度學》《法治反腐新論》等著作6部。并形成25余萬字的結項成果——《新時代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論綱》。為助推監督體系順暢運行,課題組深入紀檢監察和檢察審判一線進行實證調研,先后發表《監察檢察主體互涉案件管轄問題檢視》《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制度的基本理論與機制構建》《公職人員職務違法懲戒制度的理論邏輯和有效實施》等學術論文和智庫成果,受到副國級領導和省部級領導的關注和肯定性批示。在《光明日報》《瞭望》等中央傳媒上發表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向度》《高擎監督探照燈》等理論文章,閱讀量超過100萬人次,形成強大的監督輿論正能量,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權力監督的新期待。
七、第二屆“紀檢監察學術前沿論壇”聚焦自主知識體系
2023年12月2日上午九時,第二屆“紀檢監察學術前沿論壇”在湖南湘潭隆重開幕。來自國內30多所知名法學院的5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實務單位的業務專家和各大高校的青年才俊齊聚一堂,共商研討紀檢監察自主知識體系及學科建設以及紀檢監察規范適用及其實證研究方法的應運,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在思想交鋒中一致認為,紀檢監察一級學科是最典型的新時代中國化的產物,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的重點領域。必須從三個方面把握好研究方向,首先,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理念;其二,要堅持自信自立的立場觀,深刻把握“兩個確立”在學科建設中的引領地位;其三,要堅持守正創新的方法論,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的必然選擇。會議認為,紀檢監察體制所特有的依規治黨和依法治權屬性決定了其屬于融多領域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理論,必須廣泛吸納相關學科的理論成果以形成紀檢監察完整而系統的知識體系。為此,應切實把握以下四點:一要堅持問題導向,這是學科建設的思想方法和重要前提。二要建好學術框架,把握紀檢監察一體兩面,保持黨的先進性和人民性特征。三要明確構成要素,包括基本理論、文化源流、制度規范、實踐經驗等。四要堅持胸懷天下,增強中國反腐敗國際話語權。
八、修訂完成《監察法學》(第二版)并申報馬工程項目
為適應紀檢監察學科建設需要,于2023年6月開始啟動對2019年編撰《監察法學》的修訂工作。為確保修訂質量,調整充實教材編撰團隊,除本校吳建雄、廖永安、李蓉等教授外,引進了中央黨校、西南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知名學者王秀梅、魏昌東、陳偉、封利強、李勇等教授。全書共分為“監察法的基本原理”“監察組織與監察職責”“監察權限與監察程序”“監察自律與監察保障”等四編共15章。在編寫思路上,強化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根本指導。不僅從監察法的基本理論中集中闡明黨的監察理論創新成果,而且將其融入到監察組織與監察職責、監察權限與監察程序、監察自律與監察保障等各個部分之中。在編寫體例上,實現由《監察法》的闡釋到監察體系的拓展。堅持以《監察法》立法結構為基礎,以《監察官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監察法實施條例》為主干,充分吸收相關黨內法規,按照監察法的基本理論、監察組織與監察職責、監察權限與監察程序、監察自律與監察保障的邏輯進行教材架構。教材工作已于10月完成并交付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2023年11月遵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一批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申報工作的通知》,經省教育廳批準,正式向教育部申報馬工程項目。
九、“法治反腐與紀檢監察改革研究文叢”新書發布
2023年12月2日上午,湘潭大學法學學部舉行“法治反腐與監察改革研究文叢”首發式暨新書發布會。本套文叢計劃出版著作20部,現已出版10部。其主要書目為:《法治反腐新論》《監察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新時代反腐敗理論與實踐的偉大創新》《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理論的百年傳承與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反腐研究》《反腐敗立法與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研究》《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研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研究》《反腐敗職務違法研究》《反腐敗職務犯罪研究》《反腐敗國際合作研究》《監察調查與刑事訴訟銜接具體化研究》等。叢書主編廖永安、吳建雄教授介紹,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總結建黨百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的歷史成就和新鮮經驗,探索反腐敗斗爭特別是法治反腐和監察改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建構中國紀檢監察自主知識體系,成為社科理論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作為 “扎根偉人故里、傳承紅色基因”的湘大學人,我們決定編撰出版“法治反腐與監察改革研究文叢”,旨在為構建中國特色的法治反腐和監察理論體系、話語體系和中國紀檢監察自主知識體系貢獻綿薄之力。
十、“毛澤東法治反腐思想傳承與發展報告會”表達湖湘學者心聲
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緬懷毛澤東同志豐功偉績、弘揚毛澤東思想真理光輝,會同湖南省法學會法治反腐研究會于2023年12月24日在長沙蓉園賓館舉辦“毛澤東法治反腐思想傳承與發展”主題報告會。來自省人大、省法學會、省檢察院、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理工大學等方面的有關領導和專家50余人聚集一堂,通過對建黨百年毛澤東反腐敗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建黨以來不同歷史階段反腐敗歷程的回顧反思,深刻領悟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兩個答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研討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歷史功績、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公仆理念,特別是毛澤東拒腐防變和重典懲腐思想對新時代實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戰略的奠基性貢獻。會議一致認為,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理論品格就是堅決反對和嚴厲懲治腐敗,他的“進京趕考”和“讓人民監督政府”等著名論斷和對革命干部新生腐敗分子的堅決斗爭,詮釋了中國共產黨與腐敗的“水火不容”和“尖銳對立”,不僅給出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而且原創性地證明只有堅決懲治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才能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黨才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實現長期執政使命。會議還舉行了《建黨百年毛澤東反腐敗思想的傳承與發展》主題圖書首發儀式。
來源:湖南省法學會法治反腐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