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即稱為老齡化社會;達14%即稱深度老齡化社會;達20%則稱超老齡社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22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9.8%;65歲及以上人口2.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4.9%。這意味著中國正式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測,2035年和2050年時,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3.1億和接近3.8億,占總人口比例則分別達到 22.3%和27.9%。2035年左右,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人,出生率為6.77‰,自然增長率為-0.60‰,總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標志著我國人口60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醫療保障問題,是全國代表和全國委員關注的話題之一,因為關乎千家萬戶,涉及人民福祉。
2024年全國“兩會”,將于3月4日、5日,在首都北京召開。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陸續抵京。
“一老一少”醫療保障為題,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之一。
庹慶明委員
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在今年的兩會上,將提出他的關于醫療保障方面的建議,他建議對部分年齡段實行免費醫療針對6歲以下、75歲以上公民實行免費醫療。
庹慶明委員認為,降低老年人應看病而未看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可能性,提升老年人及時就醫率,使老年人家庭醫療負擔得以降低。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質,同時也是提高生育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庹慶明認為,能為老百姓發聲,切切實實解決問題的建議才是“好建議”。為此,他提出的建議和議案,集中反映民意、民生難點等,醫療保障屬于民生領域的備受關注的問題。
甘華田委員
而川籍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曾向媒體透露,他將提交“關于將全民免費醫療列為基本國策,并盡快逐步推進6歲以下兒童、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醫療的提案”,建議“盡快把全民免費醫療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制定出具體實施時間表,從制度安排上把它放在整個國家政策體系的最高層次”。
在甘華田看來,逐步推進6歲以下兒童、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醫療是保障“一老一幼”的生命健康,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積極緩解生育焦慮,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減輕育兒家庭醫療負擔,實行6歲以下兒童免費醫療,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質。
張其成委員
著名國學專家,中醫文化學家、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多年建議“全民免費醫療”,建議“通過整合醫保基金與財政資金開展免費醫療試點、優先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中醫類醫療機構開展免費醫療試點、免費醫療制度需要其他制度的聯動和配套,以防止各種風險和弊端”。
張其成委員在2022年全國“兩會”提交了有關“全民免費醫療”的提案之后,2023年全國“兩會”上,繼續提交了關于從基層醫療機構開始逐步推進“全民免費醫療”的提案。今年,還將繼續關注“全民免費醫療”問題。
一些網友對代表、委員的這些建議,也給予高度關注,認為,醫療牽扯到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家都有幾個老人,老人基數大,一些常見病和慢性病的發病率相應的就高。免費醫療是大趨勢,國家肯定會有統籌的規劃,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來源:澳門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