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代表委員議政府工作報告:稅費優惠讓企業敢創新能創新》
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3年,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6600多萬納稅人受益。2023年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2.2萬億元。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升。今年,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對此,正在參加2024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民營企業是稅費優惠的受益主體,讓企業又更多底氣去加大研發投入,敢創新、能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重提“結構性減稅降費” 深意何在?為誰賦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3月6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在落實好去年延續和優化的稅費優惠政策基礎上,今年將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具體來看,提高相關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并且將這項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能有效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業投資、支持研發設備更新、支持重點產業鏈、鼓勵創業創新等稅收優惠政策也通過正向激勵,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的另一領域是制造業。近年來,下調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加大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的力度等減負措施接續推出,“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正助力制造業發展壯大。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公布2024年度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對象的通知》
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對象遴選申報的通知要求,經專家打分、綜合評定和公示,確定翠微大廈翠微路百貨店等30家市場為2024年度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培育對象,培育期為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
各有關?。ㄗ灾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要按照《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創建示范管理辦法》(國知辦發保字〔2022〕64號)要求,指導培育對象制定工作計劃,于3月30日前將工作計劃報送我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并按照工作計劃在培育期內達到認定考評指標要求。要加強對轄區內培育對象的具體指導和日常管理,推動培育對象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管理的制度化、常態化,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營商環境。
國務院發布《這些政策利好企業》
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起草、提高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涉企政策要注重與市場溝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的相關部署利好企業。
創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具有“乘法”效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計劃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預算報告明確“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政策”。
財政部發布《代表委員熱議預算報告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財政政策效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預算報告提出,2024年,中央本級科技支出安排3708億元、增長10%,重點向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國家戰略科技任務聚焦。
“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政策,支持企業更多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等,從資金、機制等方面鼓勵科技創新,打通了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蓖瑵髮W特聘教授、工程結構性能演化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顧祥林代表說。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未來產業。2024年,中央財政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04億元?!跋嚓P產業基金、稅收優惠、貼息貸款等引導、扶持政策,降低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本,助力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竇曉玉代表說,“政策支持有力,我們要力爭在數字化仿真、建筑新材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br />
2024年將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近些年,稅費減免緩‘大禮包’很給力,僅去年就為企業帶來超過12億元的優惠?!饼R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代表說,當前很多企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投資密集、強度大,稅費政策繼續優化并提高針對性,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如何看待我國工業發展形勢?怎樣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部長通道”上談推進新型工業化》
在金壯龍看來,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要發揮鏈主企業的作用,“一鏈一策”,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
據介紹,在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推進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發揮好現有178家高新區、 46.5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作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金壯龍說,今年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也準備試點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
企業是產業運行的主體,中小企業量大面廣,聯系千家萬戶、支撐千行百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
金壯龍表示,今年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堅持幫扶和發展并舉,從提質量、優環境、強服務、促融通四方面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我們要出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持續擦亮‘專精特新’這個金字招牌,讓它‘貨真價實’?!苯饓妖堈f,要進一步發揮鏈主企業的龍頭作用,讓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到重點產業鏈發展中,今年還將重點建設1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國務院發布《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強調: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聯組會上,夏先鵬、田紅旗、吳建平、趙宇亮、黃綿松、胡松琴等6位委員,圍繞加強兩岸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堅定不移推進祖國完全統一、以互聯網核心技術支撐網絡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推進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了發言。
習近平指出,科技界委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要務實建言獻策,助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國務院發布《聚焦高質量發展?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五部門主要負責人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國家賬本”不斷提升“民生含量”
今年,政府債券規模明顯增加?!斑@些都是實打實的政府支出,能夠帶動和擴大社會有效投資,更好支持重點領域鍛長板、補短板,激活經濟發展動能,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彼{佛安說。
此外,財政部還將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貨幣政策走向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焦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明確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依然豐富,貨幣政策仍有足夠空間。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對此,潘功勝介紹了一系列針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激勵政策: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高端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繼續實施支持碳減排的再貸款,進一步擴大支持領域、增加規模;繼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相關激勵政策覆蓋的普惠小微貸款標準由單戶授信不超過1000萬元擴大至不超過2000萬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鄭柵潔主任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穩”“進”“好”特征突出??梢詮摹叭齻€新”來看。
第三個“新”是從質量指標看,經濟發展質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創新方面,研發經費投入3.3萬億元,強度達2.64%,比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同時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是重大政策舉措,擴大有效投資是重要工作抓手。從主要投向看,按照問題導向、精準突破、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原則,聚焦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大事難事。初步考慮,將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這些領域潛在建設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長,現有資金渠道難以充分滿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來源:研發微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