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來湖南考察,作出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守護好一江碧水”、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飽含著對三湘兒女的關懷厚愛、對湖南發展的殷切期望。
行動是最好的學習實踐,發展是最好的貫徹落實。湖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合《湖南法治報》推出“牢記囑托 人大有為”系列報道,聚焦全省人大系統和各級代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
湘潭市促進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條例征求意見座談會。
五月蓮城,生機盎然,澎湃向前。湘潭市人大常委會啟動中小企業促進“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揚帆廣闊“藍海”;多個部門、多所高校就《湘潭市促進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條例》(草案)展開“頭腦風暴”,條例的出臺將為湘潭科研成果全鏈條孵化跑出“加速度”;湘潭縣人大組織千名人大代表進集市,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聊家常、談建議,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
湘潭人大把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鼓足干勁真抓實干的重要指引和遵循,高質量開展立法、代表、監督等工作。全力以赴助力“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在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上體現了新擔當、展現了新作為、取得了新成效。
高質量立法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國家層面2015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湖南省2020年頒布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辦法》,并于2024年第2次修訂《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但上述法律法規并沒有對推動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作出規定,在實際工作中科技成果“不能轉”“不愿轉”“不會轉”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烏蘭指出,“希望湘潭通過立法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實效” 。為此,市人大常委會果斷決策,以“小快靈”形式組織《條例》立法。
針對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轉化進行立法,這在湖南省地級市中尚屬首次。
市人大法制委負責人介紹,“湘潭作為全省第2科教中心,每百人有8.9名在校大學生、9.2名科技工作者。加之湘潭本是一座老工業城市,產教融合優勢十分明顯。起草《湘潭市促進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條例》,就是為充分發揮湘潭教育資源大市優勢,依法治破解‘三個三分之一’(只有1/3的科研成果能夠實現轉化,能夠實現轉化的成果當中只有1/3落在本地,落在本地的成果只有1/3能夠成長為市場主體)的工作部署” 。
《條例》立足高水平建設國家級創新型城市、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定位和發展需求,著力解決科技成果在本市轉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調動各方面就近就地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為核心,開展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
5月中旬開始,《條例》將按計劃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據了解,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還將積極回應發展需要和群眾呼聲,以“小快靈”形式制定出臺《湘潭市住宅小區電動車充電和停放安全管理規定》《湘潭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若干規定》《湘潭市養老服務條例》和《湘潭市養犬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
長株潭三市人大代表參觀艾愛國焊接實驗室。
“四敢”促代表 凝聚發展磅礴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4月16日,長株潭3市人大代表走進湘潭,視察調研紅色旅游資源保護利用一體化情況。
調研活動為期兩天。調研組先后前往湘潭、長沙、萍鄉、株洲等地參觀考察,召開座談會,了解《湖南省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貫徹實施、紅色旅游資源保護利用一體化發展項目對接等情況,以及紅色旅游資源共享、發展共謀、客源共推、市場共育、管理共商、隊伍共建、品牌共鑄、成果共有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就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調研組將提交代表建議,請求中央、省級層面關注并推動解決。
湘潭成為投資興業的沃土,各級人大代表既是見證者,又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
去年以來,緊扣“全力拼經濟”主線,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引導全市5級人大代表以實際行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提效、營商環境優化、民生福祉改善。主任會議成員率先行動,引進深圳益田科技公司5G高端高精密線路板智造生產基地項目等一批億元項目,推動解決湖南裕能四期建設騰地、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改等一批重點工作。全市5級人大代表踴躍參與,推動新增市場主體1036個,新增企業投資32.67億元,開展招商引資活動360余次,促成落地項目85個、總投資29.5億元,解決營商環境問題670余個、民生福祉問題2500余個。
聚焦自建房、液化氣、消防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隱患問題,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全市人大系統開展“人大代表督安全”活動。去年秋冬,降雨稀少,各級人大代表協助當地黨委政府開展森林防滅火巡查,全年未發生一例森林火災事故。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省人大常委會號召,出臺《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深入推進“法治護企人大行”“法治護安人大行”“法治護綠人大行”3個子行動,以及法治護航“三個高地”建設等重點工作。引導各級人大代表在更廣領域發揮作用,推動“落實‘四敢’要求 推動高質量發展 人大代表在行動”不斷深化、拓展、提升。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在岳塘經開區中部國際機械產業園調研。
沉浸式監督 更好服務中心大局
“項目進展如何?”
“投資金額、工期安排以及推進中有沒有困難和問題?”
龍年春節剛過,料峭春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立軍即帶領市人大財經委一行人,并邀請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對全市重大項目——下攝司大橋建設推進情況開展視察,對項目推進情況以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詢問。
除此之外,視察組還實地察看了G240滬昆高鐵韶山南站至湘鄉公路、韶山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廠網一體化治理、楊梅洲大橋等10余個重點項目的建設情況,并召開兩場座談會。聽取了市發改、交通、住建、城管、水利等10余家單位關于全市重點工程和政府性投資項目2023年度計劃執行和2024年度計劃安排情況的匯報,聽取了市財政局、市審計局關于2023年度政府性投資項目的財政評審和審計監督情況。
“對于視察發現的部分項目存在開工不理想、手續不完備、要素保障跟不上、運營管理欠規范等問題,我們積極作為。提出了倒排工期、抓好項目前期規劃立項審批、加強建后管理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藥方’,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據市人大財經委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秉持“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大發展”理念,采取務實舉措,立足人大職能,助力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黨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認真落實“千百扶培”助企紓困和重大產業鏈督導等工作。共計聯系重點企業48家、重大產業鏈1條、項目建設協調指揮部兩個,協調解決了涉及政策落實、要素保障等方面問題100余個。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三個高地”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經濟提質增效、民生福祉改善等安排監督計劃37項(執法檢查7項,較2023年增加5項),以剛性監督推動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部署的10項重點目標和45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經濟發展外向度不高,一直是湘潭經濟發展的短板。為推動岳塘經開區中部國際機械產業園拓展對非出口業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激揚與其他兩名省人大代表向省商務廳提交了《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我省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內外貿和再制造產業發展的建議》。建議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建榮結合“千百扶培”助企紓困等工作,多次協調幫助解決具體問題、理清發展思路。今年4月中旬,省商務廳組織湖南省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行業聯盟及相關企業來潭實地調研。5月,省商務廳對建議給予答復,并提出指導建議。根據指導建議,市人民政府將適時組織岳塘經開區申報湖南自貿區第2批協同聯動區,為打造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內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再制造基地提供全面系統的政策支持。
為了看好政府的“賬本子”、管好人民的“錢袋子”。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成立了李激揚任組長的政府債務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建成預算聯網監督平臺,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強地方人大對政府債務審查監督的實施辦法》,加強對預算審查的全口徑、全過程、全流程、全鏈條監督,其做法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的充分肯定,并以簡報形式全國刊發。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常態化加強對政府債務管理的審查監督,認真聽取和審議重點工程項目和政府性投資項目安排情況報告,扎實開展市本級大事要事保障資金績效“兩問四評一審議”工作,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產生最大效益。
來源:全國人大網
記者:楊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