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布《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及相關事項的通知
各相關會員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行業機構和證券從業人員積極踐行“五要五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強化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投資者保護,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修訂發布《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以下簡稱《準則》)。《準則》已經協會理事會審議通過,并報中國證監會備案,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準確把握“五要五不”的深刻內涵,積極履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引導從業人員樹立崇高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守住合規底線,筑牢廉潔自律意識,督促從業人員規范言行,珍惜行業聲譽、公司聲譽和個人聲譽,堅決抵制與社會公德、中華傳統美德、職業道德相背離的不良行為。
二、各單位應加強人員管理制度建設,對照《準則》要求于2025年3月31日前更新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并至少組織1次面向全員的職業道德宣導活動。相關制度中應建立形成道德模范、先進典型的正向激勵機制,明確違反《準則》行為的警示、懲戒措施。
三、各單位應加強選人用人管理,把好人員“入口關、晉升關、出口關”,強化對人員政治素質、道德品行、廉潔從業情況的考察。對存在負面聲譽信息的人員,公司應當審慎聘用、任用。對存在違法違規、失德失范行為的人員堅決予以出清,不斷凈化從業人員隊伍。
四、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協會執業聲譽信息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向協會報送人員受表彰等正面信息和受處分情況等負面信息,形成有效聲譽約束,不得以相關人員已離職為由規避聲譽信息報送職責。
五、各單位應當按照全員全程、預防第一的原則,強化全員聲譽風險防范意識,主動防范聲譽風險,高度重視公司人員不當行為引發的聲譽事件,及時總結梳理可能影響公司聲譽的風險驅動因素,完善風險管理預案,建立健全快速響應、穩妥有效的聲譽風險處置機制,主動維護、鞏固和提升公司聲譽,展現從業人員的良好風貌和行業良好形象。
六、各單位應堅決打擊和抵制違反《準則》、廉潔從業相關規定的行為,對發現的線索應當從嚴從快查處,涉嫌違法違規的應當及時移交相關部門。
七、各證券公司及相關子公司應對照《準則》,完善、細化員工考核中有關職業道德、廉潔從業等方面的指標,促進文化建設考核內容落實落細,不流于形式。證券公司落實《準則》及本通知情況應納入公司文化建設實踐年度報告予以公示。
特此通知。
證券業協會
2024年9月2日
《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
為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證券行業榮辱觀,防范道德風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制定本準則。
一、誠實守信,專業盡職。從業人員應堅守契約精神,恪守信義義務,自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充分履行盡職調查、適當性管理等職責,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秉持工匠精神,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忠于所在機構,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自覺抵制弄虛作假、誤導欺騙等行為,不玩忽職守,不逾越底線。
二、以義取利,珍惜聲譽。從業人員應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正確處理功能性和盈利性、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客戶利益和機構利益的關系,強化使命感、責任心,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遵守公序良俗,規范個人執業行為,珍視行業聲譽與職業聲譽,自覺踐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不見利忘義,不唯利是圖。
三、穩健審慎,致力長遠。從業人員應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風險觀,把握好發展與安全、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穩中求進,審慎執業,積極學習借鑒有益經驗,不斷提高風險識別、應對和化解能力,主動履行風險報告義務,嚴防執業過程中因不當行為帶來的各類業務風險,自覺抵制僥幸心理與短視行為,不盲目冒進,不急功近利。
四、守正創新,益國利民。從業人員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守證券業務本源,以守正為前提推動創新,積極參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不固步自封,不脫實向虛。
五、依法合規,廉潔自律。從業人員應樹立依法合規、遵德展業理念,敬畏法紀,尊崇憲法,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自律規則以及所在機構的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監管和自律管理,始終堅持廉潔從業,在開展業務及相關商業活動中,保持清爽規矩的共事關系、客戶關系、政商關系,自覺抵制直接或者間接向他人輸送、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不違法亂紀,不胡作非為。
六、尊重包容,共同發展。從業人員應恪守職業道德,規矩做事、踏實做人,尊重客戶、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及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意見及文化、語言、專業等背景差異,共同營造沒有歧視和偏見的行業發展環境,做有格局、有擔當、令人尊重的從業人員。
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