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9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會議透露,國資國企布局優化調整力度有望持續加大,將主要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等方面著手。其中,國資國企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將加大。
(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現場 江聃/攝)
深化提升行動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
“國務院國資委與各地、各中央企業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舉措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根據各單位工作臺賬,總體進度符合預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宏志表示。
在加強科技創新方面,國有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優化,創新要素投入進一步增加,涌現出一大批創新成果,不少是大國重器,沖破了“卡脖子”技術制約。在構建產業體系方面,堅持兩端發力,中央企業深入實施煥新行動、啟航行動,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培育戰新產業,實現多點突破。在服務國家安全方面,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動態優化,公司治理更加健全,董事會作用及董事履職能力總體明顯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繼續深化,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更深更廣覆蓋。
騰挪更多資源發展戰新產業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王宏志說。
基于此,王宏志強調,要突出抓好五個“進一步”。即進一步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布局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公司治理,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國資國企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對于進一步優化布局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王宏志談到,要持續加大國資國企布局優化調整力度,更好發揮國有企業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鏈長作用,積極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突出主責主業、做強實業,加大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要圍繞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開展更多高質量并購,做好并購重組后整合融合,積極推動‘兩非’‘兩資’有序退出,完善退出綠色通道,騰挪更多資源發展戰新產業、推動科技創新。”王宏志說。
到2025年國企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
在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方面,王宏志提出,要聚焦薄弱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健全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要在‘剛性兌現’‘提質擴面’上下功夫。”王宏志談到,要參照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方式,更大范圍、分層分類落實管理人員經營管理責任。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要在“更廣”“更深”上下功夫。到2025年,國有企業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要清晰界定“退出”標準,用好績效考核結果,進一步規范退出的情形,不能用違法違紀、到齡退休、主動離職等替代業績考核不合格的“退出”。
王宏志強調,要防止只有制度、沒有動作,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尚未開展該項工作的企業,原則上都要在年底前真正行動起來。同時要防止簡單以調整退出比例劃線、搞“一刀切”,真正體現強激勵硬約束。要加強兜底保障,薪酬分配進一步向基層苦臟險累一線崗位傾斜。要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等。會上,中國石油、中糧集團、山東省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等4家單位作了交流發言,18家單位提交了書面交流材料。
來源:國資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