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了氟尿嘧啶注射液市場壟斷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氟尿嘧啶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療消化道腫瘤,是消化道腫瘤治療的基石,屬于國家基藥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產品。然而,自2015年以來,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東海普”)與天津天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藥科技”)兩家競爭對手聯手將氟尿嘧啶注射液全國市場一分為二。
2015年11月前,旭東海普與天藥科技的氟尿嘧啶注射液在全國各省份中標價不超過1.95元/支。2018年至2020年,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標價提升至70~72元/支,提升約36倍。
百濟新特藥房網站數據顯示,目前,其銷售的天津金耀藥業(天藥科技母公司)的氟尿嘧啶注射液(10ml:0.25g*5支)會員價格為398元,平均約79.6元/支。
“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個很成熟的老品種,主要是在醫院渠道銷售,零售藥店銷售幾乎沒有也賣不動。一個藥品如果有市場需求但是批文少,就比較容易形成壟斷,并且如果原料藥控制在少數幾家企業手中,也比較容易形成壟斷。當時,氟尿嘧啶注射液主要有兩家企業在生產和銷售。市場壟斷后價格不斷提升,利潤往往都很高。市場壟斷行為損失的是千千萬萬患者的利益。市場壟斷行為不利于企業通過競爭和創新實現突破和進步。”4月20日,醫藥專家尚鋒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
聯手分割壟斷市場
記者查詢國家藥監局數據庫信息發現,目前,全國共有19個氟尿嘧啶注射液批文。旭東海普和津藥藥業(600488.SH)子公司天津金耀藥業分別有2個和1個批文,而天藥科技并不直接擁有氟尿嘧啶注射液批文。
不過,實際上,在兩藥企實施分割市場期間,2015年至2017年,中國境內只有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兩家公司穩定銷售氟尿嘧啶注射液。自2017年底起,注射用氟尿嘧啶(也稱氟尿嘧啶凍干粉針)制劑相關企業逐漸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但當時氟尿嘧啶注射液市場還是以旭東海普與天藥科技為主。
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是兩家沒有直接股權關系的獨立公司,并且具有競爭關系。
氟尿嘧啶注射液為抗代謝抗腫瘤藥,主要用于治療結直腸癌、胃癌和食管癌,也常用于治療絨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宮頸癌、膀胱癌及皮膚癌等,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是國家醫保甲類藥品。
2015年,旭東海普與天藥科技多次會面,討論氟尿嘧啶注射液合作事宜,并于同年10月28日達成氟尿嘧啶注射液“橫向聯盟”協議,形成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的共識和長期默契。
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約定,根據各自傳統優勢銷售區域對中國境內市場進行劃分,其中安徽、甘肅、廣東、海南、廣西、河南、湖南、江西、遼寧、內蒙古、青海、山東、陜西、新疆和上海等15省份為旭東海普銷售市場;北京、福建、貴州、河北、黑龍江、吉林、江蘇、山西、湖北、四川、云南、浙江、重慶、寧夏和天津等15省份為天藥科技銷售市場。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2015年11月以前,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在全國各省份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標價不超過1.95元/支,對商業公司供貨價不超過1.7元/支。
2015年11月至2016年上半年,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按照協議約定,同時提高了氟尿嘧啶注射液的銷售價格。
旭東海普將上海掛網采購價提高至6.58元/支,將廣西中標價提高至7.5元/支。天藥科技將天津、福建中標價提高至6.52元/支。
2015年11月,旭東海普對商業公司供貨價提高至5.28元/支。同年12月,天藥科技對商業公司供貨價同樣提高至5.28元/支。截至2016年3月,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對商業公司供貨價大多為5.28元/支。
2016年下半年以后,旭東海普與天藥科技通過會面、電話溝通等方式,持續協商氟尿嘧啶注射液的銷售價格,報價時事先與對方溝通,一方漲價后,另一方隨即跟進,市場價格不斷被推高。旭東海普與天藥科技按照約定在新招標省份將中標價在6.52元/支基礎上再進行提高,同時提高對商業公司供貨價。
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氟尿嘧啶注射液對商業公司的供貨價從最低的8.4元/支,提升至20元/支,最終提升至48元/支。
2017年以后,旭東海普和天藥科技合作方式發生變化,允許雙方在對方銷售市場中標掛網,但必須報高價,不大力開發對方銷售市場,確保分割銷售市場的協議約定得到執行。
2018年至2020年,旭東海普在國內多個省份將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標價提升至70~72元/支。
不利于競爭和創新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兩藥企對氟尿嘧啶注射液的壟斷行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負面作用:
第一,壟斷行為實施期間,氟尿嘧啶制劑企業較少,市場競爭不充分。市場壟斷使價格作為資源優化配置的信號失靈,不利于企業之間提高水平和充分競爭,更不利于醫藥行業健康發展。
第二,氟尿嘧啶注射液是目前使用時間最長的抗代謝抗腫瘤藥物,是消化道腫瘤治療的基石。市場壟斷行為不斷推高藥價,損害了消化道腫瘤患者切身利益。
第三,在醫院渠道,根據各地醫保政策不同,氟尿嘧啶注射液全部或者絕大部分由醫保支付。市場壟斷行為增加了國家醫保基金支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2020年,旭東海普在中國境內銷售額為9.06億元,天藥科技在中國境內銷售額為9.96億元。兩家公司均被處以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額3%的罰款,分別為2717.15萬元和2988.43萬元,合計5705.58萬元。
針對氟尿嘧啶注射液產品壟斷案,4月10日,天藥科技所屬的上市公司津藥藥業發布公告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及所屬公司高度重視,已責令相關部門按要求立即組織整改,主動調整氟尿嘧啶注射液價格。天藥科技主動參加各省開展的氟尿嘧啶注射液帶量采購項目,目前,中標地區已根據當地實際中標價格政策執行。
津藥藥業表示,天藥科技將加強合規體系建設,建立合規工作小組,制定合規管理方案及制度,識別并規范合規風險和行為。公司及所屬公司將通過法律法規學習,增強法律意識,防范法律風險,確保守法合規經營。
來源:中國經營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