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外匯管理局山東省分局網站顯示,煙臺銀行被沒收違法所得9625.94元,并處罰款41萬元;另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煙臺銀行及旗下支行收到6張罰單,合計罰款20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述罰單在內,2023年以來,煙臺銀行及旗下分支機構共收到9張監管罰單,合計被罰356萬元。
業績方面,據煙臺銀行2023年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該行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2023年1-9月,該行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對應增速分別為-18.63%、-12.46%、1.32%。
值得關注的是,煙臺銀行于2023年進行了重大人事變動,該行原董事長吳明理因年齡原因退休,曾勇接任吳明理擔任該行董事長一職;此外,2023年8月,煙臺銀行第三大股東生變,該行第三大股東恒生銀行將其持有該行的2億股股份轉讓給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受讓完成后,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煙臺銀行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5%。
年內合計被罰356萬元
2023年10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山東省分局網站顯示,煙臺銀行因違反規定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未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被國家外匯管理局煙臺市分局沒收違法所得9625.94元,并處罰款41萬元。
除上述罰單外,2023年10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煙臺銀行及旗下支行收到6張罰單,合計被罰200萬元。
罰單顯示,煙臺銀行因未按規定及時報送案件(風險)信息,被罰款20萬元;煙臺銀行芝罘支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5萬元;煙臺銀行牟平支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5萬元;煙臺銀行福山支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5萬元;煙臺銀行萊陽支行因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40萬元;煙臺銀行開發支行因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于歸還銀行承兌匯票墊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5萬元。以上處罰決定作出的日期均為2023年10月9日。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上述罰單在內,2023年以來,煙臺銀行及旗下分支機構共收到9張監管罰單,合計被罰356萬元。另外2張罰單顯示,2023年1月29日,煙臺銀行因互聯網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35萬元;2023年2月20日,煙臺銀行開發支行因信貸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遲報案件信息被罰80萬元。
針對2023年頻繁遭監管處罰的情況,煙臺銀行回復稱,近年來,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持續強化“強監管、嚴監管”的監管態勢,大力整治金融機構違規行為,該行也因前些年不規范經營行為受到監管行政處罰。
“一方面我行高度重視監管意見,誠懇接受監管處罰,在總行黨委、董事會層面進行專題研究,深刻反思和剖析問題產生根源,深入部署和安排做好問題整改,并堅持問題導向,透徹理解、準確把握、積極落實監管要求,全面排查問題短板,優化改進體制機制,通過系統性、根源性整改,進一步提升全員合規意識,夯實合規管理基礎。”煙臺銀行稱。
煙臺銀行進一步表示,另一方面,該行將按照監管部門對金融行業“三性”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組織擬定新的戰略發展規劃,在監管政策框架內找準經營定位和發展賽道,錨定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市民百姓、深入推進綜合改革的任務目標,強化責任擔當,依法合規經營,全力推動自身的良性穩健發展,持續為煙臺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前三季度利潤總額下滑12.46%
除了2023年頻繁遭監管處罰的情況之外,據煙臺銀行2023年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該行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具體來看,2023年1-9月,煙臺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06億元,同比下滑18.63%;利潤總額3.24億元,同比下滑12.46%;凈利潤2.95億元,同比增長1.32%。
關于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下滑的原因,煙臺銀行解釋稱,一是相關外部政策影響。受LPR下調影響,市場收益率下行明顯,截至2023年9月,一年期 LPR 較上年同期下降20BP,五年期 LPR 較上年同期下降10BP,導致貸款收益率下降;按照國家普惠金融政策,讓利實體經濟,堅持“回歸本源,夯實基礎”的工作重心,該行全力支持區域實體經濟和重點經濟領域發展。截至2023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88.99億元,同比增加13.48億元。“對普惠類貸款實施減費讓利,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我行營收空間。”煙臺銀行稱。
煙臺銀行表示,二是資產結構調整影響。根據外部市場環境變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該行主動對本行資產結構實施調整,壓縮了部分網貸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加大了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和涉農業務發展,一定程度上對整體營收產生影響。
針對202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的原因,煙臺銀行表示,主要是2023年以來,該行國債投資規模較去年有所增加,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占比較去年增長,帶動所得稅費用下降,凈利潤增長。
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3年9月末,煙臺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0%、10.55%、8.67%,分別較上年末減少0.02個百分點、0.30個百分點、0.18個百分點。
煙臺銀行解釋稱,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標出現下滑,主要是因該行資產總額和風險加權資產增長所致。截至2023年9月末,該行資產總額1353.94億元,較年初增加106.64億元,增幅8.55%。資產總額的增長帶動了風險加權資產的增加,風險加權資產799.59億元,較年初增加47.81億元,增幅6.36%,風險加權資產的增加導致上述三項指標出現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煙臺銀行于2023年董事長一職發生變更。2023年3月,煙臺銀行原董事長吳明理因年齡原因退休,該行于2023年5月19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2023年第二次臨時會議,推舉曾勇為煙臺銀行董事長。目前,曾勇煙臺銀行董事長任職資格已獲核準。
此外,煙臺銀行第三大股東也于2023年“易主”。2023年7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同意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受讓恒生銀行持有的煙臺銀行2億股股份。受讓完成后,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煙臺銀行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55%。
煙臺銀行表示,恒生銀行之所以轉讓其持有的該行股權,一是基于其母公司匯豐集團的投資戰略發生調整,要求對境內股權投資實施逐步壓縮退出;二是基于讓煙臺銀行增強支持和服務當地實體經濟發展的考慮,所主動采取的商業行為。
“本次股東變更后,我行國資股東持股比例將進一步提升,這種新的股權結構與我行深耕本土、服務地方的經營定位和發展戰略是相適應、相匹配的。”煙臺銀行表示,該行將以此次股東變更為契機,進一步增強與煙臺區域經濟發展的契合度,進一步提升支持和服務地方實體企業和市民百姓的能力和水平,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同頻共振”、“相融互促”。
公開資料顯示,煙臺銀行成立于1997年11月,總股本26.5億元,股本結構呈多元化、科學化、國際化。目前,煙臺銀行總行設立23個職能部室。下轄86處經營機構,覆蓋煙臺市所有縣市區,在威海、東營設有兩家異地分行。
來源:發現 華網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