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廉潔底線失守,利用職權為私營企業謀利,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國家稅務總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稅務局原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巡視員蒙啟華退休后利用原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為他人謀利并收受錢款;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郭宏偉利用原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和近親屬的職務影響力,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他人財物……近期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發布的黨紀政務處分通報中,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問題頻頻出現,值得關注。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嚴肅查處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徹查重點領域問題線索,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斬斷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的鏈條。
個別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親友謀利,手段花樣翻新、更趨隱蔽
今年初,湖南省紀委監委部署2025年主要工作時提出,持續深化整治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親友牟利等問題。
早在2023年2月,湖南省紀委監委全面啟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親友牟利專項整治,從1000余件案例中總結出本人或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打牌子”、“提籃子”等三大類21項問題,并將這些問題作為專項整治重點。
專項整治期間,湖南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多起典型案例,湘潭縣政協原主席劉鐵強利用職權或影響力違規經商和為親屬牟利提供幫助并收受賄賂等問題便是其中一例。
湘潭市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介紹,2004年至2020年,劉鐵強在擔任湘潭縣供銷社主任,縣委常委、副縣長,縣政協主席等職務期間,利用職權或影響力違規經營飯店、茶酒樓獲取巨額利潤。
“劉鐵強既想當官、又要發財的觀念根深蒂固,他的職務崗位調整到哪里,他家的店就開到哪里。”辦案人員說,這些飯店、茶酒樓由其妻子張某某負責經營,而劉鐵強則利用職務便利招攬客源。為規避組織調查,劉鐵強夫妻將飯店、茶酒樓營業執照先后登記在多名親屬名下。
盡管張某某手中并無公權力,但很多商人老板卻想方設法接近她,給她的店捧場、陪她打牌。不滿足于掙“辛苦錢”的張某某開始插手工程項目,為商人老板牽線搭橋。
一邊是劉鐵強對張某某的縱容,一邊又是張某某對劉鐵強的鼓動。劉鐵強通過兒子劉某充當“白手套”,向商人老板放錢收息、借錢分紅,上演了一幕“撈錢三人組”的瘋狂戲碼。
此外,劉鐵強還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外甥李某夫婦等人在承攬某項目工程,以及為妻侄朱某某等人在承攬道路工程項目等事項上打招呼提供幫助,并收受巨額賄賂。
種其因者,必食其果。劉鐵強公私不分、濫用權力,把公權力作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牟利的私器,大搞貪腐“夫妻檔”、斂財“障眼法”,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湘潭市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隨著專項整治的深入,一批貪腐分子得到查處,但從查辦案件情況看,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親友牟利的方法和手段比較隱蔽復雜,通過復雜的社會關系加以掩護。違紀違法人員容易與背后的利益群體相互勾結、共生共榮,雙方極易形成攻守同盟。與此同時,案件多發生在金融、工程項目、招投標等領域,部分領域專業性強、門檻高,違紀違法人員通過多種方式規避紀法約束,使得腐敗行為難以被發現和識別。
分析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問題更趨隱蔽的原因,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陳喬認為,一方面是關系網絡錯綜復雜,涉及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秘書、司機等“身邊人”,利益勾連緊密且形成利益同盟。另一方面是違紀違法手段多樣化,如利用職務影響力為親屬經營活動打招呼、批條子、開綠燈,子女憑借父輩權力承攬項目、獲取稀缺資源或壟斷性經營資格。
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的本質是把公權當私器,破壞權力的公平公正行使
2024年底,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紀委監委查辦了一起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的典型案件。南平市建陽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李曦林利用“局長父親”的名號參與承攬項目設計、施工等,當起“中介”受賄斂財。其父親,建陽區財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李永華,不僅向李曦林泄露項目招投標信息,還為其站臺拉關系,從工程承攬到資金撥付一路開“綠燈”。
2025年1月,李永華父子二人均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談及這起案例,建陽區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認為,“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問題看似發生在特定關系人身上,根子仍在黨員干部,失察失管是重要原因之一。”
梳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案例發現,有的領導干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默許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打牌子”“提籃子”,充當“白手套”;有的利用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和關鍵崗位的職權或影響力,出面打招呼,授意“關照”親屬攬工程、做項目,謀取巨額利益;有的明目張膽、親自上陣,本人參股入股非上市公司,或者通過“第三人”“代理人”違規經商辦企業。
禁令之下,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對利用領導干部名義向自己“打牌子”“提籃子”的情況,不僅不制止不報告,還鼎力相助,妄圖謀取政治利益。如,湖南省和益陽市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均通報了益陽農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陽燁為領導干部親屬“打牌子”行為違規提供幫助的問題。面對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原黨委書記趙應云親屬朱某某打著趙應云牌子辦事的請托,陽燁不僅未按要求主動報告,還接受請托幫助朱某某承攬了益陽農商銀行下屬支行多個工程項目。因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陽燁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
益陽市紀委監委以通報為契機強化以案促改促治,通過加強類案剖析、開展同級同類警示教育、舉辦“家庭助廉”主題活動等方式,督促警示廣大黨員干部,對利用領導干部名義“打牌子”“提籃子”等行為,要做到不信、不見、不理、不辦,并如實記錄上報。
值得注意的是,黨員干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后,其原有的職權還會在一定范圍、一定時間內繼續產生影響或者發揮作用。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紀委監委在查辦原南京建華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瑞富案件時發現,2016年12月,王瑞富退休以后,繼續利用其影響力充當政商掮客,在工程款結算等方面為商人老板提供幫助。他多次違規接受商人老板安排的境外旅游,其機票、住宿、用餐等費用均由商人老板買單。王瑞富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2025年5月,王瑞富因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并處罰金130萬元。
深化以案促改,建立長效機制,斬斷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鏈條
開展領導干部為親友牟利專項整治以來,湘潭市紀委監委共梳理線索385條,立案307人,處分285人。聚焦園區腐敗、“靠企吃企”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岳塘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宏鈺,原湘潭交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湘南,原湘潭產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彭連陽等一批利用職權或影響力謀私貪腐的重點領域領導干部,不斷清除腐敗存量。
湘潭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把整治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親友牟利作為反腐敗的重中之重,準確把握“懲、治、防”辯證關系,聚焦案件暴露出的系統性腐敗和風腐一體問題,認真做好以案促改,著力發揮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針對劉鐵強案暴露出的謀私貪腐問題,向湘潭縣委制發紀律檢查建議書,督促開展專項治理,舉一反三、深入整改。
2024年3月,江蘇省宜興市紀委監委對市水政監察大隊原大隊長林某龍立案審查調查。調查發現,除林某龍本人利用職權直接收受大額財物外,還伴隨著其兒子、兄長“借勢”在其業務范圍內的水利工程公司中任職領取高額酬勞、承攬工程并謀取利益等情形,表面上看似正常的以勞取酬,實際上仍是以權謀私、利益交換。
林某龍被留置后,宜興市紀委監委及時召開案情通報會,并督促案發單位召開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會,深入剖析問題根源。高壓震懾、政策感召“雙管齊下”,促使該市水利局原副局長、部分基層水利站站長等5名公職人員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
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靠關系撈好處”等問題,宜興市紀委監委派出工作組赴案發單位駐點辦公,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水利系統人員配偶及近親屬從業情況開展梳理,排查208人次,對發現的8人次問題立行立改。
結合辦案實際,江蘇省句容市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認為,利用影響力謀取私利問題依賴權力溢出效應,危害深遠。如,間接利用公職人員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加劇權力私有化與資源錯配,導致公共資源分配向“關系戶”傾斜,包括項目招標“量身定制”、政策執行“親疏有別”等,污染政治生態,破壞公平競爭原則,催生“拼關系”“靠背景”的不良風氣。
句容市紀委監委針對領導干部親屬、身邊人利用影響力經商辦企業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去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排查黨員干部及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線索12條,立案查處2人。同時,嚴查“期權腐敗”問題,重點關注離職、退休干部利用原職務影響謀利行為。
針對工程建設、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等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河南省南陽市紀委監委開展專項整治。一方面對在建工程項目進行全面排查,查找是否存在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為特定關系人謀利等問題;另一方面對近年來已完工項目進行“回頭看”,深挖背后隱藏的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腐敗行為。同時,注重剖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推動相關部門和地區完善治理結構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防范利用影響力謀私的長效機制。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記者:李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