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回應檳榔監管問題:借鑒煙草監管,支持地方立法
近期,“檳榔下架”風波引發各界對食用檳榔的健康風險,以及檳榔產業發展的廣泛熱議。南都記者注意到,不久前,針對毛萬春等19名全國政協委員的一份提案,農業農村部答復稱,國家有關部門將支持海南省利用自由貿易港立法權和地方立法權,發揮自貿港先行先試作用,借鑒煙草監管經驗,從“特色產品”“嗜好品”管理角度,加快推進檳榔產業健康發展的地方立法工作,為檳榔產品監管提供法律依據。該答復由農業農村部經商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后給出。
檳榔及其制品已全面退出食品監管
針對檳榔是否能食用的爭議,答復中進一步明確,國家衛生健康委未批準檳榔作為新食品原料管理,也未將其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同時,認為檳榔(果實)不宜制定食品安全標準。
截至2022年2月底,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142家檳榔生產企業持有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已全部依法注銷,全國范圍內檳榔及其制品已全面退出食品監管。
2021年9月,海南省政府制定出臺了《海南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方案》,將檳榔制品暫定為普通工業產品監管,作為解決檳榔監管問題的過渡性政策,積極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答復稱,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支持海南省利用自由貿易港立法權和地方立法權,發揮自貿港先行先試作用,借鑒煙草監管經驗,從“特色產品”“嗜好品”管理角度,加快推進檳榔產業健康發展的地方立法工作,開展將檳榔作為地方特色農產品規范管理的試點,明確檳榔屬性定位,為檳榔產品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開展科技攻關深度開發檳榔藥用價值
針對檳榔產業如何轉型的問題,答復稱,檳榔是傳統中藥材,歷版《藥典》均有收錄。檳榔的炮制品檳榔、炒檳榔、焦檳榔作為常用中藥飲片用于臨床具有悠久的歷史,檳榔、焦檳榔等在中成藥中也廣泛使用。據了解,目前有檳榔四消丸、木香檳榔丸、疏肝平胃丸等2200余個中成藥品種、1400余個藥品批準文號處方中含有檳榔、焦檳榔。
為盡快推進檳榔安全性相關研究,摸清現有檳榔產品的主要有害物形成和變化規律,消除不利影響,科學引導檳榔產業健康發展,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萬寧市政府已多次召集相關專家進行座談交流和專題研究,并委托海南大學、國家果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檳榔風險評估應急專項研究,及圍繞關鍵成分檳榔堿等進行檳榔成癮性和減害增益等安全性研究。
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溝通交流,支持有關產業主體加大在藥理學、農學、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開發檳榔藥用價值,推動海南檳榔產業轉型升級。
檳榔產業最源頭的種植戶何去何從?答復中也給出了反饋。下一步,國家有關部門將繼續強化投入保障,支持海南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熱作標準化示范園等項目,推進熱帶高效經濟作物發展,深度挖掘相關產業的多功能開發和綜合價值,提升鞏固海南省脫貧攻堅成果的質量和成色。
南方都市報 記者陳燕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