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公司賬戶需要年審,我們提供便捷的‘在家辦理’服務……”
近日,昆明某貿易公司收到一條“廣發銀行”發來的賬戶年檢通知,并以推廣線上業務為由,提出為該公司提供“在家辦理”服務,讓其加QQ在線獲取資料。
警惕的工作人員意識到事有蹊蹺,向警方求助,經核實,這是不法分子冒充銀行以賬戶年檢為由實施詐騙。幸虧工作人員警惕意識強,沒有讓騙子詭計得逞。
此前,多地已有類似案例發生
并有人被騙
某地一公司財務小徐的座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銀行支行工作人員,負責該企業賬戶年檢事宜,添加好友后,對方向小徐發送了資料。小徐審閱這些資料后,未發現異常,認為這些資料和以往并沒有什么區別,于是放松了警惕。
隨后他被拉入一個聊天群,群里有四個人,除了小徐和該銀行工作人員外,其余兩人的備注分別為小徐所在公司老板“李總”和“張經理”。這都是平時接觸不到的大領導,小徐這下信以為真,不敢怠慢。隨后“李總”和“張經理”在群里討論起公司業務,小徐也按照領導指示在群里匯報了公司賬戶余額和明細。得知賬面還有745萬元后, “李總”授意小徐立刻將740萬合同款分3次轉賬至合同方私人賬戶,同時要求 “張經理”今天之內務必完成合同簽約。老總親自安排工作,小徐自然不敢怠慢,趕緊把錢匯出。直到第二天當小徐補辦匯款手續時,他才發現被騙,馬上報了警。
套路解析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企業信息和員工信息,同時偽造監管機構發文《關于對公賬戶年檢履行通知》。
第二步: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年檢員”,以“企業賬戶年檢”為由添加財務人員好友,并發送偽造的“法人授權委托書”等資料。
第三步:財務人員被拉入聊天群,群里有“老板”、“股東”、“經理”等公司領導(實則騙子偽冒)?!袄习濉痹谌豪镆筘攧杖藛T跟進公司銀行賬戶年檢事宜,以此騙取信任。
第四步:“老板”再以“項目款”、“合同保證金”、“資金拆借”等為由要求財務人員轉賬至指定銀行賬戶。財務人員在未加辨別的情況下轉賬,導致公司資金被騙。
接到陌生電話不要輕易相信,不要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操作。要嚴格財經制度,嚴格財務管理,涉及通過網絡通訊工具進行錢款支付等操作時一定要當面核實清楚。一旦發現被騙,保留好證據,立即報警。
來源:云南信息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