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披露!41張存折如何套取36萬售糧補貼
此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紀委監委收到縣委巡察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反映該縣旺茂鎮售糧補貼資金存在被套取的嫌疑。博白縣紀委監委成立專案調查組核實情況。
調查組成員調取了旺茂鎮2020年售糧補貼的發放材料,售糧計劃單、糧食收購結算單、售糧補貼明細表、糧食直補資金發放表……逐份材料比對、核實,發現所有的賬面材料都比較完備。
正當調查陷入停滯,一份發放售糧補貼364824元的材料引起了調查組的注意。這筆2020年度售糧補貼分別發放給了41戶農戶,但結算單和資金發放表中農戶簽名一欄,有多個簽名筆跡相同。
帶著疑問,調查組成員調取41戶農戶在銀行領取售糧補貼的原始憑證,發現他們在售糧補貼到賬后,均在幾天內全部一次性取出現金,其中37張取現憑據中的客戶簽名筆跡完全相同。
調查組隨機聯系走訪名單上的農戶張某:“你好,請問你家里有多少水田,是否種有糧食,是否領取過售糧補貼?”
“我六年前就全家搬到博白縣城居住了。家里的農田丟荒多年,沒領過售糧補貼。”
“那存折怎么顯示你領過補貼款?”
“你說這事,我倒想起來了。”張某說,“去年有一段時間,在旺茂鎮糧所工作的親戚劉某找到我,讓我把存折借給他用,還問了存折密碼。”
“像村民張某的情況,絕對不是個例。”憑借著多年的辦案經驗,調查組繼續走訪名單上的農戶,發現與張某反映的情況大致相同。
緊接著,調查組找來旺茂鎮糧所職工和時任糧所負責人覃明進行談話核實。
“我以低價從外地購進一批稻谷,通過本地收購糧的身份過磅、檢驗、入庫和結算購糧款,從中賺取差價。”知道事情已經敗露,覃明如實交代問題:“我以為賬面手續都做得天衣無縫了,方法這么隱蔽不會被發現……”
為虛構本地農戶收購稻谷,覃明讓旺茂鎮糧所的職工收集借用了41戶本地農戶的身份信息和存折,交由單位出納劉某制作虛假的售糧計劃單、糧食收購結算單、糧食直補資金發放表等材料,再安排劉某以農戶身份領取補貼交給自己。就這樣,覃明用41張存折套取了售糧補貼款36萬多元。
最終,覃明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因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五個月,罰金20萬元,并追繳違法所得贓款。
針對案件中暴露出的基層糧所制度缺失、管理渙散、監管匱乏等深層次問題,博白縣紀委監委督促糧食購銷主管部門、國有糧食企業逐級壓緊壓實責任鏈條,重點查找運行監管機制上的突出問題,制定完善縣級糧食儲備管理問責制度、國有糧食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等制度措施,進一步堵塞制度漏洞,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來源 :法治復興號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