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元,負債100萬,沒有副業的你該如何翻身呢?只需三招教你扭轉局面。”“債務逾期一定要找靠譜的法務團隊,點擊下方鏈接,根據您自身情況,定制合規還款方案,現在每個月只需要還幾百元就夠了。”
近日,記者在短視頻平臺看到有主播以“債務優化”的名義吸粉,實質則是代理維權、反催收、停息掛賬的廣告。
有從業人員表示,此類黑灰產產業鏈可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對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8月3日發布了《關于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協同、維護行業正常秩序的倡議》,呼吁互聯網金融領域從業機構團結一心,共同抵御黑灰產活動的侵害,身體力行站在反黑灰產的第一線。
“都是套路”
記者在短視頻平臺搜索“債務優化”等關鍵詞,發現有不少相關內容。例如,近17萬粉絲的某賬號,自稱法律援助,從“法律”角度分享了信用卡、網貸的“處理方法”,引導粉絲關注、加群,并導流至微信、qq等渠道。且這類賬號一般以律師團隊的形式出現。
以往的債務優化組織,通過獲取負債者相關信息,通過和金融機構談判,減免相關費用,或者指導負債者自己和機構談判,再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然而,當前的債務優化組織已經開始通過拉人頭、傳銷、合作加盟的方式獲取客戶,這類公司以普法培訓為說辭,進行反催收業務的培訓,部分還辦理線下講座。
記者了解到,該類組織以欠款人欠款金額來劃分等級,收取費用2000元至8000元不等,其宣傳噱頭多為不僅能幫忙退息,解決債務,還能靠這一業務掙錢,只要成為“合伙人”,就可以拉人進來,幫別人辦理停息還款,辦理成功后五五分成。該種模式將負債人轉化成獲客渠道,再賺取服務費。
另一種方式為,無論是否為負債者,只要繳納五萬元加盟費,就能成立分公司代理進行產品代理。例如,一次性交49900元,代理商就能階梯式的獲取傭金。作為總公司某地區的獨家代理,期限一年,而這些公司會在合約沒有到期的情況下,又與其他代理商繼續簽訂代理權,導致代理人和負債者因為未能達到合同約定,將其公司告上法庭,而此時總公司往往已經注銷,導致受害者維權困難。
有受騙者表示,表面上看是“助你上岸”,實際上都是套路。對于負債者而言,本就債務累累,如此一來只會壓力更大。
此類機構收取了高額服務費,而運營時間最多一到兩年,通過鉆法律的空子,濫用金融監管政策的合理規則,偽造虛假材料對金融機構惡意投訴。不僅導致用戶個人信用的進一步惡化,嚴重的還會造成犯罪。此外,在辦理過程中,會讓用戶提供具體的個人信息,這還伴隨著個人信息的泄漏和轉賣。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在主流短視頻、社交平臺,一些發布賬號將“債務協商”等內容與其他內容摻雜,或是一些打著律師名頭的賬號發布債務重組相關內容,很難將其與“反催收”等不法內容區分開來。
她分析到,從供給側看,非法代理維權、反催收聯盟等黑產已經存在了數年之久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鏈條,鏈條上人員分工明確、制定了專業話術及操作流程,并通過社交軟件等隱蔽方式獲客,難以在事前監測和預警,其引流內容傳播范圍廣且突破時空限制,開展系統的監測及打擊會是一個挑戰。
協會、機構紛紛出手
“近些年,黑產團伙通過各種非法技術手段,給金融機構正常運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嚴重擠占了本該用于正常維權的各類渠道和資源,更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經營秩序,也沖擊著社會信用體系。”馬上消費黨委書記曹景泉表示。
互金協會發布的倡議中稱,近年來,金融消費者(含投資者,以下簡稱“消費者”)和互聯網金融領域從業機構受到各類黑灰產活動的侵害。當前協會正在著手制定加強行業協同的相關工作機制,探索建立向金融監管、公安、司法、網信等國家相關部門定期報告黑灰產危害情況的機制。
記者還獲悉,全國首個金融黑產打擊系統平臺近日開始試運行,平臺運用多方隱私計算技術,建設黑產案件線索對碰平臺,建立多方黑產線索碰撞機制,以科技的力量防范和打擊金融領域黑產,凈化行業環境,維護良好金融秩序。
此外,互金協會還對從業機構發出了倡議,“身體力行站在反黑灰產的第一線”。倡議還涉及機構合規、內控管理以及對各類黑灰產活動的識別和處置能力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倡議一經發出,金融機構紛紛響應。
多名從業人員表示,黑灰產產業鏈涉及多環節多方面,僅靠單一機構孤木難支,需要聚合行業力量,聯合社會各界共同聯合打擊治理。
奇富科技表示,將通過相關技術,主動識別各類各種黑灰產組織與個人,協助暴露在風險之中的相關用戶,并利用自身在風險行為識別、風險信息處理、智能助理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術積累,加入金融行業大模型輔助,阻塞各類黑灰產滲透。之前奇富科技依靠“奇網”數字化安全解決系統已經為用戶提供了超過2500萬反詐預警,阻隔超過3.2億元可能的財產損失。
另有信也科技表示,堅決支持協會維護行業正常秩序的倡議,將積極響應協會號召,從自身做起,履行反黑灰產的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信也科技已于2023年5月成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各地金融機構、執法部門等強化了信息互通,建立了黑灰產動態聯絡機制,同時開展行業規則制定、反欺詐技術研制等相關工作。
緣何難斷?
當前,打擊金融黑產依然面臨一些棘手難題。
馬上消費黨委副書記白恒斌表示,一是,案件法律定性難,國家對金融黑產違法犯罪行為并未出臺專門法律法規。二是,金融黑產線索收集難,專業金融黑產犯罪團伙有極強的反偵察意識,犯罪證據往往層層包裝、轉移,給取證造成極大障礙。三是,金融黑產案件啟動證據標準要求高,在公權力機關介入前,都很難獲取完整的犯罪證據。四是,打擊金融黑產的行業合力尚未形成。
對此,蘇筱芮建議,以專項治理小組等形式,集中對黑灰產行為開展專門打擊,通過樹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懾市場。例如,首先完善頂層制度,明確非法代理維權、反催收聯盟的定義及符合條件的情形,并盡快制定相應的處罰、懲戒辦法。其次與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展開聯合行動,對于黑產引流媒體號觸發指定情形后展開限流、封號等措施,促進各部門與社交媒體平臺通力合作,從引流端減少此類風險。最后各從業機構盡快建立黑產信息共享平臺,定期交流和分享打擊黑產的具體舉措及其成效,不斷改進和完善打擊黑產行動措施。
來源:華夏時報(記者 付樂 冉學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