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動員工親屬購物營造熱賣效果,黃陂警方打掉一新型電詐團伙,刑拘20人
開免費的櫥窗帶貨,建免費的小店賺錢,全國竟有超過1300人被騙,涉案資金達200余萬元。近日,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分局成功打掉了一家電信網絡詐騙公司,抓獲了23名涉案人員,并依法刑事拘留了20人。
受害人講述被騙經過
2023年8月24日,來自內蒙古的王女士向湖北武漢黃陂警方報案,稱自己在網上被騙1.68萬元。“你看看,他們就是這么騙我的!”王女士拿著手機,翻出和武漢某科技公司員工的聊天記錄,向民警講述了被騙經過。
今年5月,王女士在網上尋找兼職時,刷到武漢某科技有限公司幫助客戶開櫥窗帶貨、建小店賺錢的廣告。廣告里,該公司會提供運營賬戶漲粉、提高店鋪關注度、指導選擇熱門商品、幫做商品短視頻廣告、找網紅帶貨等貼心服務,編織出只需利用閑暇時間即可輕松賺錢的美夢。
王女士看到廣告心動不已,想到有“專業團隊”保駕護航,肯定會賺得盆滿缽滿。可事與愿違,王女士先后花費了1.68萬元,購買了兩個頂級套餐,雖然成功開設了櫥窗、搭建了小店,但3個月來,兩家網店僅售出1件商品,獲利還不到3元錢。武漢某科技公司的許諾與現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王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為了追回血汗錢,王女士查詢到涉案公司的注冊地在武漢市黃陂區,于是趕到武漢報警。
警方抽絲剝繭鎖定窩點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分局反詐中心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民警展開調查,涉案公司注冊地其實是一處還建小區的私人住宅,該住宅的實際所有人系涉案公司法人嚴某。
民警將嚴某列為重點排查對象,發現嚴某經常會在早晚上下班時段,駕車出現在武漢市宏圖大道,進出周邊某大廈。經過進一步摸排,民警很快就掌握到嚴某頻繁出沒的大廈2504室,就是涉案公司所在地。涉案公司里,還有20余名員工正日夜勞作,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按照話術本宣傳公司“帶人發財”的多種套餐。
警方將線索匯總后,一個以嚴某為首的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窩點逐漸清晰。9月7日上午,在武漢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黃陂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迅速協調相關大隊及6個派出所出動60余名警力,成功將涉案公司一網打盡,現場抓獲嚴某在內的涉案人員共23人,查獲涉案電腦40余臺、手機30余部。
發動員工親屬購物營造熱賣效果
涉案公司被警方一鍋端,嫌疑人嚴某自知難辭其咎,主動交代了他是公司最高領導層之一,負責公司運營、員工培訓和公司財務等工作。
今年4月,嚴某將名下的建筑公司更名為武漢某科技有限公司,設銷售、技術、后勤等部門,利用某短視頻平臺開設櫥窗、小店、開店后鋪貨的免費指南,開始以誘導受害者購買“引流、吸粉”套餐的方式實施詐騙。
為吸引更多的受害者,涉案公司會整合各方資源,想方設法在各大社交APP發布大量虛假廣告。緊接著,銷售部、技術部會相互合作,逐一使用話術進行“宣傳”。有一些禁不住誘惑的受害者不惜網上貸款,也要購買售價898元至16898元的各種“引流、吸粉”套餐。
為了讓騙局更具真實性,嫌疑人嚴某還會拿出部分資金,組織員工發動外地親屬,購買受害人已開設櫥窗或小店的商品,營造商品熱賣的效果。此外,嫌疑人嚴某還專門設立了底薪加每日、每周、每月業績獎勵的薪資發放機制,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團伙人員親測發現“不賺錢”
不僅如此,涉案公司銷售部的三組組長、嫌疑人熊某在審訊時,如實供述了自己入職以來和親自測試公司詐騙套餐的經歷。
今年4月21日,嫌疑人熊某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被廣告上的薪資待遇和輕松的工作內容所吸引,投遞了個人簡歷,并成功入職。緊接著,熊某很快就通過學習,使用前輩們的話術套路順利開單。后來,熊某觀察到帶教她的前輩們陸續離職,而她也在親自開通公司套餐后,發現話術中描述的發財夢未能賺錢。
今年8月,涉案公司新設銷售部三組,組織熊某在內的三名員工參與。熊某此時已經察覺公司涉嫌詐騙,但熊某仍以入職以來累計完成106單的業績,從一眾新人中脫穎而出,獲選三組組長。
據辦案民警初步調查,涉案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售賣各類詐騙套餐1300余套,導致全國1300余人上當受騙,涉案金額達200余萬元,具體數額正在進一步核實。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的詐騙方式極具誘惑性,主要是針對有閑暇時間,希望尋求“互聯網紅利”而走捷徑的青年網民。要想規避此類詐騙也很簡單,自覺抵制一日暴富的思想,腳踏實地干出一番事業,自會收獲成功,實現人生價值。
目前,武漢黃陂警方已依法將嫌疑人嚴某等20人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極目新聞 記者 葉文波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