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2日訊 “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近年層出不窮。
據瀟湘晨報-晨意幫忙報道,近日,長沙歐女士反映,她年僅10歲的兒子浩浩(化名)在多款游戲里充值,花費1.7萬元左右。她的母親已經85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癥且多年來癱瘓在床,浩浩使用了外婆的身份證實名認證游戲。歐女士告訴記者,只有一家名為深圳市匯米易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肯退錢。兒子在該公司的游戲里充值數額最大,有8548元。
她按照匯米公司的要求,將材料發給對方,工作人員稱,“我方按照國家要求已接入公安網實名數據,用戶按規定進行實名制。經核實,該用戶為成年人,無法確認未成年游玩和充值。充值為自愿非強迫行為,需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方式輸入密碼進行支付。用戶所講述情況并不真實,無法退款。”4月11日,記者聯系到匯米公司客服,對方表示會再次核實處理,能核實未成年操作的相關信息都能作為證明提交,具體退還方案需核實后才能出結果。
經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深圳市匯米易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官方公眾號為搜游記。
官網顯示,搜游記(www.sooyooj.com),由深圳市匯米易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于2018年正式上線。搜游記專注H5游戲行業發展,力求打造成為最專業的H5游戲平臺。為用戶們提供H5對應的游戲攻略、禮包服務。
2020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法發〔2020〕17號)。其第一項關于合同案件的審理中的第9條顯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