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范顯斌)近日,據知情人爆料,在河南省南陽市鑫宇企業公園內,一家名為“華夏特產電商總部”的公司,以“制造健康焦慮、虛假宣傳等手段針對老年群體開展經營活動,引發廣泛關注。
知情人透露,“華夏特產”在全國各地以實體店鋪拓展業務。加盟者只需租下30平方米以上的門面房,并向平臺繳納1000元,即可加入其體系。平臺會傳授一系列拉攏客戶與經營店鋪的方法。
據知情人向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安特報組提供的一份視頻資料顯示,“華夏特產”私域直播平臺負責培訓的女主播在視頻中毫不避諱地介紹“生財之道”。
比如購買普通雞蛋,到廣告公司刻制“土雞蛋”“富硒雞蛋”等蘿卜章印在雞蛋上,借此提升雞蛋“價值”。隨后,這些雞蛋會以一毛錢的價格發給店面附近學校、菜市場周邊的老人群體,同時誘導老人加入微信群。老人進群后,店長每天在群里發送直播鏈接,觀看直播達到一定時長可獲積分,積分能兌換禮品。老人在直播間購物后,平臺將產品發至店鋪,再由店鋪通知老人前來領取。
一位自稱“華夏特產”的賀總稱,這些店面平均利潤可達營業額的50%,店面加盟人與平臺每15天分一次利潤,雙方各占一半。
知情人稱,這種模式的本質是,線下店鋪負責拉攏老人進入電商直播間,線上則以積分換禮為誘餌,吸引老人觀看直播。直播時間多安排在下午3點左右,巧妙避開老人子女在家的時段。
據另一段視頻顯示,在“華夏特產”私域直播間里,主播在售賣某款氨基酸片時稱“人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疾病;細胞只吃一個東西,就是氨基酸”,并詳細列舉每種氨基酸能防治的疾病,鼓吹“如果你哪里不舒服,就要補充氨基酸”。
但經查詢,該款氨基酸片僅僅是普通的保健食品,根本不能聲稱具有疾病預防和治療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第七十九條規定保健食品廣告除應當符合本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外,還應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通過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虛構或者夸大商品或者服務的治療、保健、養生等功效,誘導老年人等消費者購買明顯不符合其實際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務。
然而,在“華夏特產”私域直播間里,主播的行為顯然已經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利用制造健康焦慮,對一些老年群體進行“圍獵”。
在國家對傳統電商和直播電商嚴加管理的當下,私域電商也絕非法外之地,應對其經營模式和直播內容進行嚴格監管,對存在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切實保護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