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消息,2023年4月18日12時57分,北京市豐臺區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北京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情。接警后,消防、公安、衛健、應急等部門即赴現場處置。13時33分許,現場明火被撲滅。15時30分,現場救援工作結束,共疏散轉移患者71人。截至18時,經轉院救治無效,21人不幸死亡。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附近居民:聽到三種鳴笛聲,現場煙味嗆人
住在千禧街海豐家園的陳思潔告訴潮新聞記者,18日中午前后,她正在完善自己的畢業設計,突然聽到消防車的鳴笛聲響起,隨后是救護車和警車的聲音,三種不同的鳴笛聲混雜在一起,響了大概有五到六分鐘。
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正在外面采買東西的父親給陳思潔發來信息,告訴她靛廠路和千禧街路段都已經進入臨時交通管制,整條靛廠路都走不通。“下午一點左右看到有救護車開過,微信群里有人提醒著火了不要靠近。”長峰醫院附近一位居民告訴潮新聞記者,當時自己所在的商店距長峰醫院約兩百米,看到有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不讓人靠近。
下午一點不到的時候,陳思潔下樓從小區門口路過,注意到長峰醫院的建筑物外立面已看不見明火,但仍能看到灰煙不斷往外冒,“空氣里的煙味很濃,很嗆人”。
涉事醫院系新三板公司
陳思潔表示,北京長峰醫院距離她的小區大概有2.2公里,她2013年搬過來的時候就在了。這是一家私立二級醫院,高中的時候她看到過北京長峰醫院的廣告,說它治療血管瘤比較有名,但她和家人并沒有去過這家醫院。“在附近算是有點小名氣,但家里人看病一般都會去大醫院,比較放心一點。比如附近的北京電力醫院,也就一公里多的距離。”
“我哥哥之前住在七層,他已經不能自理了,感覺七層這邊都是一些臨終的老人。”安成的哥哥曾經在長峰醫院住院大半年,他告訴潮新聞記者,住院部的東樓和西樓是連在一起的,長峰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他們也可以用醫保報銷部分治療費用。
北京長峰醫院的公眾號簡介顯示,這是首家血管瘤領域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它始終秉承“一主兩翼”戰略思想,堅持推進“血管瘤+”發展模式,形成了以血管瘤專科為主,多學科共同發展的“一超多強”格局。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4月12日,長峰醫院擬出售兩家公司股權“回血”,其中一家已連虧三年。長峰醫院稱,主要原因是疫情之下,公司雖加強新媒體運營宣傳使得銷售費用增加,但營業收入仍比同期有所減少,而戰略轉型過程中新增學科處于成長期營業成本增長較快。
醫院附近:道路封閉,加油站暫停營業
記者在晚上9點08分左右以患者家屬的身份致電北京長峰醫院所在的六里橋街道,工作人員先是回復“(火災情況)沒報到我們這邊”,隨后記者追問應該去問哪里,該工作人員回復:“我們這邊是服務中心,具體不太清楚。”
晚上9點54分,潮新聞記者撥打119熱線聯系北京消防,對方表示,目前起火原因等具體信息不方便告知,可等待官方通報。
晚上10時許,與長峰醫院一路之隔的中國石油(靛廠加油站)工作人員向潮新聞記者表示,出于安全考慮,加油站已從下午1時許停止營業至今,明日是否恢復營業暫不確定。
“今天下午醫院附近的道路就封閉了,只有救護車、警車、消防車可以進入。”童麗告訴潮新聞記者,她的丈夫是一名消防員,參與到了此次長峰醫院的火災救援當中。“下午快一點出去的,現在(晚上22點56分)他還沒回來。”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陳思潔、安成、童麗為化名)
來源:潮新聞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