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終于不是給“鋰王”打工了。
去年,有車企高層吐槽電池成本占到整車的60%,說“自己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寧德時代立馬甩鍋,是電池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原來,車企、電池供應商齊齊是在給“鋰王”打工。
這也難怪,成本只要4-5萬元/噸的碳酸鋰,去年被爆炒到60萬元/噸,價格兩年間翻了十倍,不過今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不斷走低,并有了駐底的跡象。
上海有色金屬網4月21日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不增不降,均價17.85萬元/噸,與4月20日價格持平。較2022年11月的高點56.75萬元噸下跌38.7萬元/噸,跌幅達68.55%。5個月時間下跌了近七成。
碳酸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是制取鋰化合物和金屬鋰的原料。電池級碳酸鋰主要用于制備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制作動力電池的關鍵。前兩年其身價暴漲也被稱作“白色石油”。
“料到了碳酸鋰的價格會跌,但是沒想到跌得這么快。”錢江晚報美好生活研究院智庫專家周小平去年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地球上鋰礦資源儲備豐富,目前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已可以生產160TWh的鋰電池。炒到如此天價不合常理。
目前,這一價格也跌破了寧德時代 “鋰礦返利”計劃提出的20萬元結算價。不過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在18萬元左右徘徊已經近一周了,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企穩回升的信號。
碳酸鋰還有下跌空間嗎?專家說法也不統一。
周小平認為,還會再降,具體跌到多少還很難說,“電動車也不太賣得動了,看儲能巿場了,我的估計還會降。目前儲能也是沒有剩潤的,都在向產品上游施加壓力。”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碳酸鋰合理價格區間在10~20萬元/噸。其表示,設定碳酸鋰價格的合理區間,一方面要通過生產成本的測算,同時也要考慮電池回收和產業鏈安全問題。就碳酸鋰成本而言,從成本較低的鹽湖提鋰到成本較高的云母提鋰,目前生產成本在每噸5萬-16萬元的區間。從電池回收的角度來說,如果碳酸鋰價格低于每噸10萬元,電池回收行業會受到較大影響。
而在4月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瑀預測,“今年這種形勢,我們預計碳酸鋰價格會飛速地下降,探到10萬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王瑀表示,碳酸鋰資源并不缺,現在生產各方面難度也不大,會回歸到正常的經營范圍。
鋰電池價格下跌這么多,新能源車會降價嗎?資深業內專家張建業表示,短期來看不會降價。張建業說道:“車企們之前虧得太多了,銷量低的以及產能利用率在75%之內的也沒有利潤。而且新能源車企普遍研發費用分攤的比較多。短期降價恐怕還吃不消。”不過,特斯拉除外,張建業表示。
來源:錢江晚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