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稿,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市場上共有198只基金(以同花順iFinD清算時間統計為準)清盤,接近去年全年的基金清盤數量210只。
基金管理人及其今年清盤的基金數量(數據來源于同花順iFinD 制圖:央廣網冀文超)
從基金管理人角度來看,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盤的基金數量最多,均為10只;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37家基金管理人今年清盤基金數量為1只。總體來看,今年平均每家基金管理人清盤2.475只基金。
根據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基金清盤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合同期限屆滿未延期的原因,二是基金規模太小或持有人太少,三是政策法規對某一類別的基金產品(如保本基金、分級基金)整體要求清退整改。
記者發現清盤時基金規模最大的太平洋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基金,此次清盤就是如約清盤。該基金清算報告顯示,集合計劃合同于2020年4月26日生效,有三年存續期,今年4月底如約進入清算程序。
該報告還從三個角度闡釋了基金清盤這一制度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首先,基金清盤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幫助投資者規避費率高昂的小規?;鹨约斑\營不善的基金公司。其次,清盤機制常態化有助于基金公司將資源集中到優質產品的運營中,推進基金公司高質量發展。最后,基金清盤機制清理了無法適應投資者需求、經濟形勢變化或者政策監管要求的產品,維護了行業生態健康。
來源:央廣網(記者 冀文超)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