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今年,浙江省義烏市經營主體已突破100萬,當地營商環境如何,從他們的感受中可以找到答案。
王勝是浙江灃沛寵物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義烏市首批“親清觀察員”。他覺得,這一年最明顯的變化是反映問題建議的途徑更暢通了,“我們面臨的問題能夠直接向市紀委監委反映并協調解決,讓企業經營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今年4月底,義烏市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組建了“親清觀察團”,聘請20名行業代表擔任“親清觀察員”,開展行政審批、政務公開、依法行政等領域現場評議,建立起溝通互動渠道,反饋痛點堵點。自打成為“親清觀察員”,王勝每天除了忙自己店里的生意,還要抽出時間到周邊商戶走走轉轉,了解各家生產經營情況和需求。
“行業內的商戶們對‘親清觀察員’的身份評價很高,也更愿意找我反映企業遇到的各種問題。”王勝說,這一年,他反饋的3個問題、建議,已解決2個,這讓他干勁十足,更愿意成為政企溝通的橋梁。
今年以來,“親清觀察團”積極履職,收集并交辦需解決問題12個,提出意見建議36條,助力當地紀檢監察機關護航優化營商環境。“我們與‘親清觀察員’建立了良好的溝通互動,根據他們以及各渠道收集到的問題線索,嚴肅查處職能部門與企業主體交往過程中的風腐問題29件。”義烏市紀委監委清廉建設專班負責人何杭軍介紹,為提高“親清觀察員”履職能力,該市紀委監委配套制定《親清觀察員工作指南》,明確觀察員職責,并定期邀請觀察員對各類執法、監管、服務工作開展評議。
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問題是導向。與義烏相似,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紀委監委也是從拓寬問題線索入手。該區紀委監委為更加及時準確了解企業和群眾對營商環境的訴求和滿意度,進一步糾治營商環境“中梗阻”問題,開通了辦不成事“碼上掃”。
現在,該區每個涉企辦事部門窗口的顯眼位置都能看到“碼上掃”的二維碼,群眾在服務窗口辦完事后,可直接掃碼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如遇到工作人員話難聽、事難辦,存在對辦理事項推諉扯皮等侵害企業群眾利益的問題,或存在政務服務部門人員故意刁難企業、向企業隨意執法、亂收費、亂罰款等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都可掃碼反映。
“開辟這一群眾監督渠道,為的是快速回應投訴、及時處理問題。”華龍區紀委監委干部鐘揚介紹,群眾的投訴信息會第一時間傳送到“碼上掃”辦公室監管端,在嚴格保護個人信息的前提下,工作人員將及時向相關單位反饋投訴內容,對工作態度不好、業務辦理不規范等問題及時通報批評,督促抓好整改,并對投訴舉報辦理結果予以回復。
“碼上掃”是華龍區紀委監委利用“信、訪、網、電”渠道,延伸監督觸角的生動實踐。截至目前,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53條,其中涉及營商環境信訪舉報17件,7人因吃拿卡要、違規審批、執法程序不合規、“窗口腐敗”等損害營商環境問題被問責。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離不開親清政商關系。其中,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和擔當作為,是政商關系“親疏”的關鍵。為深入了解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訴求,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相關職能部門在履職盡責、服務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涉企服務”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治理。
7月底,景谷縣紀委監委在走訪時了解到,當地一開發商的樓盤調整改造審批手續,符合政策規定卻拖了3個月遲遲未能辦理。
“在了解企業訴求之后,我們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查找影響手續辦理的根源性問題。”景谷縣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干部張財介紹,針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由縣紀委監委負責同志與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面對面會商協調,督促根據相關政策跟進落實,解決好開發商和業主的訴求。另一方面,推動相關部門健全協同機制,按規定精簡項目審批程序,從而加快規劃環節的審批進度。最終,1個月不到,企業順利辦結相關審批。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