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麻,欧美一区亚洲,亚洲国产精品麻豆,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企業廉潔合規監測評估平臺

返回頂部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違法

曾被處罰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名單?“信用修復”面臨哪些爭議

發布時間 : 2023-07-21 瀏覽量 : 8853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工廠”名單內,有多家企業3年內因超標排污等問題被行政處罰過。一些上榜企業信用修復成功后,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在信用管理平臺上不再展示,引發外界質疑信用修復會不會成為“洗白”污跡的工具。

 

186家上榜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全國有874家企業被評為“綠色工廠”。有環保組織梳理發現,多家入選“綠色工廠”名單的企業3年內存在環境違法違規行為記錄,有的甚至高達10多條。

 

據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不完全統計,被評為“綠色工廠”的企業中有186家存在多種環境違法行為,占此次公示名單總數的兩成。近3年有環境違法記錄的企業有45家,共計167條環境違法違規信息。其中,存在兩條及以上環境違法違規信息的有23家。

 

以入選“綠色工廠”名單的山東一家生產玻璃的上市公司為例,該公司從2015年至今共有42條環境違法信息。2021年,該公司因環保臺賬弄虛作假,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被處罰11萬元,后因逃避監管排污被責令整改,并處罰74萬元。2022年,該公司又因超標排污被罰70萬元。

 

“本身是推選綠色企業,結果不少有‘前科劣跡’的企業評上,這如何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丁文章認為,被評為“綠色工廠”的企業能享受各種扶持政策,而“帶病”上榜的現象不利于引導行業企業實現綠色轉型。

 

半月談記者調查了解到,“綠色工廠”評定標準要求參評企業近3年內無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其依據為“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信用記錄。按照當前信用修復規定,企業部分違法違規等行為納入失信記錄后,可依規申請修復,修復成功且在公示期滿后,“信用中國”等信用管理平臺不再顯示失信記錄?!安伙@示并不代表企業之前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倍∥恼抡f。

 

修復后不再顯示引發“洗白”爭議

 

環保劣跡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名單,讓信用修復這一操作產生爭議,爭議的焦點就是其有可能淪為企業“洗白”失信記錄的工具。信用管理部門人士認為,修復后撤銷失信記錄是給予企業改過自新的機會;一些非政府組織、部分民眾則表示,修復后不再顯示失信記錄,導致信用管理起不到持續警示和外部監督的作用。

 

江蘇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當前信用信息修復管理辦法,一些環保違法等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失信記錄后,只要按程序合規修復,到了最短公示期后,在“信用中國”平臺就不再展示。若繼續公示,有違信用修復的初衷。

 

半月談記者采訪的江蘇、廣東多個信用管理部門人士,對此都持相同看法。他們還表示,違法違規記錄只是信用記錄的來源,兩者不能畫等號。“信用中國”等平臺公示的是信用信息,不是全部的違法違規信息,所以有些信息在平臺上查詢不到。

 

信用記錄得不到全過程展示不利于監督。“信用修復完成、公示期滿后,不等于違法違規行為就不存在了,這是兩個概念?!倍∥恼抡J為,社會公眾對企業環境違法違規信息享有知情權。若信用修復完成后“一刪了之”,既不展示此前失信記錄,也不公開何時修復、以什么方式修復等過程性信息,會誤導外界認為企業不存在違法違規等行為,不利于社會監督。

 

而市場化平臺與政府信用信息也未能協調聯動。多名企業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反映,他們在“信用中國”上已經修復了失信記錄,但在天眼查、企查查等市場化信息歸集平臺上看不到修復記錄,甚至一些市場化平臺開發出“花錢刪帖”的不當業務,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負擔。廣東省信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張紅麗表示,市場化平臺的“爬蟲”技術可能不規范,也不排除有些市場化平臺以此為把柄做一些交易。

 

全生命周期展示信用修復過程

 

信用修復不是隨意的“退出懲戒”,更不是簡單的“洗白記錄”。按照相關標準,對3年內存在環境違法違規記錄的“綠色工廠”名單企業,相關部門應及時調出。為了發揮信用管理在營造公平誠信市場環境中的作用,應嚴格規范信用修復流程,全過程展示企業失信及修復記錄,打通信用信息在不同類型平臺流轉的壁壘,規范市場化平臺歸集、公示企業失信記錄的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等專家認為,信用記錄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點,要讓信用記錄增強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失信修復后的市場主體可以改過自新,但得公開之前的失信記錄,以便接受社會監督。建議公開企業信用信息全生命周期變化過程,“信用中國”等平臺應展示過往記錄和修復過程。

 

江蘇某信用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信用信息公示的原則是“誰產生、誰公示、誰負責”,當前市場化平臺大多從政府部門網站上采集行政處罰數據,這方面應與源頭數據保持同步更新,讓信用信息充分被市場化平臺采用,發揮信用監管的作用。信用修復的流程應該秉持誰認定、誰修復的原則,失信認定機關有權對本監管領域的信用修復條件、標準作規定。

 

來源:半月談(記者:鄭生竹 周穎 茍洪景)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万宁市| 江川县| 五家渠市| 大兴区| 武安市| 武邑县| 北票市| 陆良县| 林州市| 彭阳县| 望城县| 鄂尔多斯市| 张北县| 河间市| 福建省| 循化| 大田县| 青铜峡市| 盐山县| 西宁市| 盐山县| 新竹县| 崇礼县| 湟源县| 湖南省| 东光县| 临沧市| 乐至县| 巫山县| 新乡市| 吉木萨尔县| 广灵县| 绍兴市| 西充县| 安康市| 崇明县| 兰坪| 湾仔区| 宜丰县|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