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ST深天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實控人已被證監會立案。
基金君發現,此次公司及實控人被立案,或涉及1.37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事項的信披違法違規。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底該公司就曾因信披違法違規而被監管處罰,且同樣涉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不久后公司還相繼發布了整改報告以及落實整改措施公告。但一套整改組合拳打下后,卻又重蹈覆轍,著實令人費解。
截至8月29日收盤,ST深天每股報6.3元,年內股價跌超54%,市值縮水至8.7億元。
公司及實控人被立案
8月29日,ST深天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在同日另一則公告中,ST深天稱公司近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林宏潤通知,同樣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林宏潤立案。
ST深天表示,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此次立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造成重大影響。
基金君發現,此次公司及實控人被立案,或涉及1.37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事項的信披違法違規。
根據該公司同日披露的公告,今年4月30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天地順銘與深圳市乾閎貿易公司簽訂了水泥礦粉砂石《購銷合同》,5月4日,天地順銘以預付款形式將其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萬壽路支行賬戶1.37億元轉入深圳市乾閎貿易公司。以預付材料款的名義形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1.37 億元,截至8月28日,累計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余額達1.37億元。
經公司實控人林宏潤及控股股東廣東君浩確認,上述合同及資金往來沒有實質性交易,控股股東廣東君浩借此形成1.37億元的往來款用于歸還其債務,構成控股股東對深天地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ST深天表示,經自查發現控股股東資金占用情況后,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對此高度重視,公司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審計委員會及相關人員積極開展自查工作,督促控股股東主動說明有關資金占用事宜,督促其盡快歸還,并在事實徹底查清后履行公告義務。
曾因信披違法違規
被監管責令整改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底,ST深天就曾因信披違法違規而被監管處罰,且同樣涉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根據4月28日發布的公告,公司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未披露與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該公司以對外投資款、預付款等名義將公司資金實際提供給控股股東關聯方使用,但公司未在相應定期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二是未按規定履行對外擔保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2021年4月和10月,該公司先后兩次以大額存單為他人銀行貸款提供質押擔保。且上述擔保事項未按規定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此外,該公司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和三會會議記錄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規范情形。
深圳證監局表示,上述情形反映出該公司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規范運作存在問題。根據相關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對ST深天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要求該公司按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正,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此后,ST深天相繼發布了整改報告以及落實整改措施公告。指出該公司會長期、定期組織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參加監管以及自行組織的培訓,不斷提高高管人員的履職能力,忠實勤勉、謹慎履職,切實提高公司規范運作和信息披露水平。追責方面,公司職工代表大會罷免了一職工代表的董事職務,該職工代表被罷免后,同時不再擔任公司審計委員會委員。
基金君梳理公告時間線發現,事實上在4月收到監管處罰不久,ST深天全資子公司便已簽訂了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相關合同,但該公司直到8月29日才發布公告集中進行披露。前述一套整改組合拳打下后,公司卻又重蹈覆轍,著實令人費解。
公開資料顯示,ST深天是全國第一家以商品混凝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涉及商品混凝土、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等。2023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8946.18萬元,同比減少58.29%;歸母凈虧損5009.59萬元,同比增幅18.68%。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公司股東總戶數為8674戶,相較于一季度末大幅減少19.45%。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