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短線交易,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味業)監事何濤遭廣東證監局和上交所雙重警示。
海天味業(603288)11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監事何濤于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4〕180號《關于對何濤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經查,何濤作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監事,其證券賬戶于2024年9月24日至2024年10月18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買賣公司股票,累計買入公司股票14,700股,成交金額633,593元;累計賣出11,600股,成交金額468,984元。上述行為構成短線交易。
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款和《持股變動規則》第十六條等規定,廣東證監局決定對何濤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責令其購回賣出的公司股份。
因為上述違規事項,上交所當天發布關于對海天味業時任監事何濤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上交所指出,公司時任監事何濤在6個月內買入又賣出其所持公司股票的行為,構成《證券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短線交易。上述行為違反了有關規定。
業績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203.99億元,同比增長9.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15億元,同比增長11.23%。相比去年三季報,公司今年業績止跌回暖。
過去10年,海天味業曾因每年高兩位數的業績增速,被稱為“醬油茅”。近幾年,受輿論風波、渠道調整、成本高漲等影響,海天味業業績增長失速,一度從“醬油茅”的神壇跌落,公司總市值也從2021年巔峰期的近7000億元,跌至如今的2500億元左右。2021年,其收入和凈利潤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2022年,凈利潤首次同比下滑;2023年,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
二級市場上,9月底以來海天味業股價隨大盤反彈,截至11月5日收盤,漲1.59%報45.49元/股,總市值為2530億元。
來源:讀創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