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要“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作為傳統產業的礦產集團,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必須要有堅強的人才作為支撐,全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是企之要務、企之大計、企之大者。
全力筑牢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思想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必須在集團高質量發展和打造成為千億企業的目標基礎上,在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指引下,樹立和堅定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思想共識。
這是適應時代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它是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產業創新為主導的先進生產力形態,?關鍵是靠創新,其形成和發展高度依賴于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我們全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就是通過全方位引進、培養和使用人才,推動人才隊伍的持續優化和升級,為培育和發展礦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人才支撐。
這是適應集團戰略規劃的必然要求。集團要建設成為崇高的、受人尊敬的企業,到2027年實現年營業收入1000億元,到2030年保有資源量潛在經濟價值達1萬億元,成為金、銻、銀、鉛鋅及稀有稀散金屬的產業鏈“鏈主”企業,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在不同崗位上接續奮斗。全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就是從現在起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為集團達成戰略規劃目標厚植人才、輸出人才。
這是適應集團現實需要的必然要求。目前,集團人才的基礎還不牢,底座還不穩,人才發展中存在著創新能力不強、高層次人才匱乏、人才結構性矛盾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企業改革發展。全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就是積極破解集團因人才難題所導致的改革發展難題,遵循人才培養需要時間積累和實踐鍛煉的客觀規律,激發人才活力,提升集團人才競爭力。
全力推進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生態建設
聚才則興企、企興則人旺。必須持續增強人才強企定力和信心,精心構建“選育管用服”的人才生態,著力聚合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優勢,推動人才優先發展成為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
要持續優化人才環境。人才競爭的背后,實際上是人才環境的競爭。集團要堅持產業、創新和人才三位一體協同推進,堅持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隊伍一起抓,堅持培養、引進、使用和涵養生態四個環節齊發力。要堅持把政策紅利從“紙上”落到“賬上”,將優質服務從“口頭”做到“心頭”,精準回應人才的難點痛點,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要堅持打造企業創新文化,想方設法激發科技人才的創造性、激發技能人才的積極性、激發管理人才的主動性,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要持續優化人才機制。機制是企業運行的靈魂,企業的生命力在于機制的活力與適應性。要堅持完善管理體系,堅定“憑本事吃飯、用能力競崗、靠業績取酬”理念,用好人才培養、容錯糾錯、考核晉升“組合拳”,將集團打造成人才價值實現的新高地。要堅持圍繞開放性和多樣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突破單一地、測、采、選、冶等主打專業壁壘,做到集團人才百花齊放、萬馬奔騰,讓各類人才在適合的崗位發光發熱。要堅持聚焦改革與創新雙措并舉,探索“人才+項目”培養新模式,打破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職業生涯“天花板”,全面推動“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讓員工職業發展縱向有階梯、橫向可轉換,讓人才在集團有地位、得實惠、有奔頭、受尊重。
要持續優化人才結構。人才結構是否科學合理是企業人才資源科學有效配置的根本,是企業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直接體現。要堅持實事求是、為我所用的原則,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綜合層級結構、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打造“金字塔+梯隊”模型的人才隊伍。要突出抓好示范引領、“筑巢引鳳”,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努力培養更多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聚力鍛造更多高水平工程師、高技能人才等能工巧匠。要重視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隊伍這個“源頭活水”和“后備軍”作用,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讓他們挑大梁、當主角,練就一身過硬本領,支撐集團戰略落地和任務完成。
全力強化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組織領導
集團必須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始終為人才“保駕護航”,推動集團人才工作守正創新、行穩致遠。
要增強責任感抓人才工作。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公司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抓、親手抓“第一資源”,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做到選對人、用對人、干成事。要發揮集團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把人才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集團各級黨組織要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責任,更好地愛護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同人才打交道、交朋友,經常聯系人才、傾聽心聲,熱情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要樹立大人才觀,只要是企業改革發展需要的、對企業改革發展有利的、能夠創造優秀業績的員工,都要更加重視、培養起來,讓他們有成長成才的機會和舞臺。
要增強緊迫感抓人才工作。集團的人才工作慢不得,也等不起。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樹立起強烈的人才意識,加快人才工作步伐,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隊伍。要敢于打破常規,勇于創新,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優質的成長環境,讓人才成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尤其是剛剛成立的集團科研創新中心,以60多年創業歷史和較強科技底蘊的有色金屬研究院為基座,是集團最重要的科技平臺,一定要對標行業一流,突出科技人才孵化器的平臺作用;一定要大膽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堅決去行政化,加快培育創新沃土;一定要奮起直追,破除形式主義,激發創新活力,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科研成果,力爭實現在業內從科技跟跑變為科技領跑,增強實力。
要增強使命感抓人才規劃。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之年。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深刻反思集團在人才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探尋集團人才規律,超前匹配、提前布局集團未來十至二十年的人才規劃。要順應新時代要求,制定符合集團發展實際、順應歷史周期的戰略目標,確保人才發展規劃的科學性、實戰性與前瞻性。要充分用好集團總部所在地長沙經開區“百千萬”人才新政,做好各類人才服務保障工作。
來源:紅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