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是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者遭遇精神痛苦而獲得的金錢賠償。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職工在勞動中遭遇事故,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工傷賠償項目中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那么,工傷職工在獲得工傷賠償后,是否還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呢?
職工本人具有過失無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案例】
王某在公司做電工,已有5年的從業經歷,多年來相安無事。2022年4月10日,王某在沒有拉閘斷電的情況下接線,造成面部及雙手燒傷。后雖經整容,但王某的臉部仍然留下了疤痕。王某認為,雖然自己被認定為工傷并獲得了相應的工傷賠償,但這次工傷事故使他面部變得十分丑陋,其內心受到了較大的精神損害,因此還想要求公司賠償其精神方面受到的損害。那么,法律會支持王某的這項請求嗎?
【分析】
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是要求侵權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因此,對單位存在過錯且該過錯與職工受傷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工傷,工傷職工就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而對交通事故造成傷害的工傷,職工因本人過失造成傷害的工傷,由第三人故意造成傷害的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等,由于用人單位無過錯,工傷職工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難以得到支持。本案中,王某違規操作,存在主觀過錯,某公司對本起傷害事故的發生并不存在過錯,因此,王某無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案例】
倪某是某建筑公司的職工,常年在建筑工地上從事施工作業。2022年3月,倪某在施工時,工地上的一根松動的鋼絲繩突然甩出,擊傷倪某的右眼,經治療右眼球未能保住。后經申請和鑒定,倪某被認定為工傷并定為傷殘五級。社保部門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向倪某賠付了傷殘補助金等費用共計12萬元。此次工傷事故給倪某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心理上的創傷。倪某想知道自己可否向建筑公司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分析】
《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該規定表明,職工在生產安全事故中受到損害的,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受傷員工即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金,自身過錯在所不問。《關于生產安全事故認定若干意見問題的函》指出,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
本案中,倪某因遭遇事故傷害失去右眼,這無疑遭受了嚴重的精神損害,而且本起事故屬于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上述規定,倪某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建筑公司給予其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
勞資雙方均有過錯可酌定賠償精神損害
【案例】
小張是某公司的倉庫主管。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上班期間,小張沿著公司廠區斜坡處行走時踩到被雨水淋濕的紙皮摔倒,導致左腿受傷。經申請,小張被認定工傷。在治療結束后,小張左腿留下殘疾,走路有些瘸,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五級傷殘。小張認為,這次事故給他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害。在獲得工傷賠償后,他又以生產安全事故致損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公司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
【分析】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據此,一般侵權的歸責是以過錯為原則,即有過錯就要承擔民事責任。
本案中,小張并不是在作業場所和作業過程中受傷,而是在公司廠區斜坡處行走時踩到被雨水淋濕的紙皮而摔傷,不屬于生產安全事故,自然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因小張在下雨天行走過程中未盡應有注意,公司未及時清理丟棄物品以清除安全隱患,雙方均有過錯,所以,根據各自過錯程度,法院可以酌定判令公司給予小張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新華社新聞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