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大的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自創辦以來幫助很多有困難的家庭度過一劫。但是,也有越來越多不法分子在其中渾水摸魚。前有通過偽造病歷等手段在該平臺牟利;后有黑灰產的“惡意推廣”,讓被利用的水滴籌陷入“收取高達70%抽成”的爭議漩渦。
而如今連官方網站都有“山寨”。
近日,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公安分局偵破一起利用偽造水滴籌鏈接騙取籌款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斬斷了一條偽造水滴籌網站鏈接、收款接口和發布虛假籌款信息黑灰產業鏈條。據了解,該案是全國首例偽造水滴籌的案件。
家住阜新市海州區的劉先生有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則水滴籌消息,出于對“故事”中身患疾病的孩子的憐憫,劉先生一口氣捐出了3000元。
但事后劉先生回憶捐款過程與網站,這個水滴籌越看越像是假的。出于擔心,劉先生選擇了報警。
經過民警與水滴公司監察部門核實,確定其為虛假網址。海州公安分局專門成立了由刑偵、網安組成的專案組,展開縝密偵查。
經調查,專案組發現該犯罪團伙以李某、劉某為首,下設多個團伙分布在全國多省市,團伙層級、分工明確,通過發布偽造的水滴籌籌款鏈接和支付接口等手段,向微信群批量轉發偽造的水滴籌籌款鏈接,博取網友同情并誘導網友捐贈,從中非法牟利。此案件牽涉廣泛,被欺騙的捐款人高達3萬余人。
歷時十三天,截至發稿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搗毀團伙窩點3處,扣押涉案手機36部、電腦5臺,查封偽造水滴籌籌款網站鏈接104個,涉案金額50余萬元。
這已經不是第一起借用他人名義向公眾求款的詐捐案件。2019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薛某偽造其父親患有腦腫瘤的病例,在水滴籌平臺發起虛假籌款,共騙取愛心人士15011元,被蕭山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處罰金8000元。
然而,隨著科技發展,詐騙方式也越來越多。除了個人偽造病歷,籌款黑中介近兩年也嗅到了“商機”。2022年,山東菏澤公安機關就破獲了一起籌款黑中介詐騙案,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7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針對此事,水滴籌相關負責人員表示,惡意籌款人因編造或夸大求助信息、隱瞞個人財產信息、不當挪用醫療款等行為,將被水滴籌加入失信籌款人黑名單。對于發起虛假籌款、偽造醫學材料、冒充平臺非法獲利等違法行為,水滴籌將積極聯合公安機關進行打擊。
警方提示,無論是籌款人還是捐款人,在使用大病籌款平臺的服務過程中,要謹防假冒的詐騙分子,如果遇到收取高額服務費、收款方名稱不符等可疑現象,可以向平臺舉報或直接報警,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
水滴籌有關負責人提醒廣大愛心用戶,如發現不合規籌款現象,可直接在籌款頁面點擊“舉報/質疑”按鈕進行投訴,也可以撥打水滴籌官方客服電話400-686-1179,通過人工客服進行舉報。
來源:話匣子FM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