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被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萬元。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有企業生產假“泰國香米”,香味是用香精勾兌而來。其中,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被點名。
天眼查上的處罰事由顯示,根據央視“3·15”晚會曝光線索,執法人員當日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生產“二代泰國香米”,現場已生產25kg/袋的“二代泰國香米”346袋,另有已裝車待發貨的“二代泰國香米”共34.01噸,在生產車間和原料庫共有“二代泰國香米”包裝袋86807條。
圖據天眼查
據了解,香米是一種具有特殊芳香的優質稻種。香米中的香味,來源于其自身含有的正己醇、1-辛烯-3-醇、苯酚、4-甲基苯酚等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形成與種植環境有很大關系,因此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才能種植出香米。
香精大米則是指在普通大米生產過程中人工加入香精,使其具有香米風味。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明確規定“大米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因此香精大米實際上屬于違規產品,是不得制作與售賣的。
根據公開信息,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劉錄忠,注冊資本27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大米生產、銷售,糧食收購、銷售,油菜籽收購、銷售等,由劉錄亮、劉錄忠、劉健共同持股。雙隨機抽查顯示,該公司曾在食品生產監督檢查項目中被發現問題并責令改正。
來源:紅星新聞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