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錢款遲遲不還,為躲避法院執行悄悄將財產轉移,這對夫妻被十堰警方立案偵查。
李某、張某夫婦系竹山縣人。幾年前,因承包工程需要資金周轉,他們向朋友杜某借款50萬元。然而到了約定的還款日期,李某夫婦以各種理由拒絕還款。無奈之下,杜某向法院提起起訴。
2019年11月,竹山縣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判令李某、張某夫婦向杜某償還50萬元借款。判決生效后,李某夫婦置若罔聞,始終不肯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2020年7月,杜某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依法向李某、張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責令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但收到執行通知書后,其夫婦二人仍未主動履行。因申請人杜某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信息,法院也未查到被執行人可供執行財產線索,遂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2022年9月,杜某提供財產線索后申請恢復執行。經執行法官奔赴外省調查核實,被執行人李某于2020年7月將一輛奧迪車轉移;2022年被執行人張某指示承租人將收取的房屋租金2萬元打入指定的他人賬戶;2022年8月、2023年1月,被執行人李某將在外地承包的工程款110余萬元打入指定的他人賬戶。然而,這一系列看似完美的“暗箱操作”終難逃法眼。
執行法官認為,被執行人李某、張某轉移資產、逃避執行,且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涉嫌構成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建議移送公安機關偵查。就這樣,原本一起簡單的民事案件將轉化為刑事案件,等待兩位被執行人的將是更加嚴厲的法律制裁。
來源:十堰晚報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