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無言,但折射時代的浪花、記錄奮進的足跡。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從即日起,本報推出“數據變化看檢察”系列報道,通過分析、解讀四年多來的檢察業務數據變化,展現近年來檢察工作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效。
數據概述
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76862人,2021年較2018年上升33.5%;起訴涉扶貧領域犯罪31606人,2021年較2018年上升1.3倍;起訴涉及污染環境、走私洋垃圾、非法采礦等犯罪218805人,2021年較2018年上升15.6%,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及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72064件,2021年較2018年上升47.8%。
數據分析
多措并舉攻堅克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黨的決策部署在哪里,檢察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五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始終將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檢察機關主動適應大局、對接大局、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全力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金融安全護航、為脫貧攻堅助力、為美麗中國添彩。
——從“講政治”的高度為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謀篇布局。最高檢先后下發《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通知》,會同生態環境部、原國務院扶貧辦等相關單位出臺《關于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等一批文件,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法治保障。
——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辦案水平。2018年年底,最高檢內設機構進行重塑性變革,成立了專門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第四檢察廳和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第八檢察廳,隨后各級檢察機關也成立了相應的辦案機構,通過加強金融、環保等領域業務培訓,發布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辦案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21年9月,最高檢設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一年來指導各地檢察機關辦理了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北八道等一批社會高度關注的金融犯罪案件。
——協同相關單位集中力量打贏攻堅戰。最高檢聯合公安部、生態環境部連續三年在全國開展深入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會同最高法、公安部建立扶貧領域涉案財物快速返還機制,向中央有關部門制發“三號檢察建議”推動加強行政監管,部署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同相關職能部門一道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
數據點評
“國之大者”牢記心間
“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有一段人生故事,每一個辦案數字背后都可以看到司法者的不懈努力。”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認為,近年來檢察辦案數據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牢記“國之大者”,以及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動性,可以說為打贏“三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望過去,“三大攻堅戰”在不斷闖關奪隘中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必將贏得新的更大勝利!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李鈺之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