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屢屢見到的不僅僅是投行、經紀、研究等業務罰單,還有一個大類,來自資管業務。
據記者統計,截止目前,包括太平洋證券、國都證券、英大證券、民生證券、首創證券、華福證券、長城國瑞證券、信達證券、五礦證券、銀泰證券、恒投證券等11家券商累計已收到16張罰單。這其中,15張罰單發生在上半年,并以五六月最為集中。
這一數據是否超過去年同期?統計顯示,上年同期(截至8月15日發稿日)券商資管罰為20張,不過,僅浙商資管一家就接到10份罰單,同時也被暫停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其他被處罰機構分別為中泰資管、華融證券、德邦證券、銀河金匯、天風證券、中天國富證券等6家。也就是說,今年來罰單總數不超過上年同期,但受到處罰的機構卻超出4家。
據記者了解,除了上述11家券商,仍有其他券商資管或會接到監管罰單。
從罰單內容來看,涉及的違規類型包括違規新增產品、盡職調查不規范、其他內控不規范、獨立性不足、運作不規范、未有效履行投資管理職責、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規范等,其中內控問題在資管罰單中被提及最為頻繁。
從記者與行業人士了解來看,單從字面的簡單表述來看,往往并不能體現違規內容,處罰也許另有其因。為何今年以來的資管罰單特別多?從記者了解情況來看,當資管產品出現兌付問題,或是一些其他顯性原因,往往觸發監管檢查,這也使得一些處罰背后有著兌付等方面的原因。
處罰類型來看,多以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為主。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備案,往往是最重處罰。其中,五礦證券的暫停期限自2023年6月5日至12月4日;太平洋證券的暫停期限自2023年1月16日開始。
數量方面,一案多罰在資管領域屢見不鮮。五礦證券被“一案三罰”,包括公司本身、時任分管資產管理業務高管、以及時任資產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信達證券、長城國瑞證券、英大證券的情況類似,均收到兩張罰單。
內控管理問題成罰單高頻詞
內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合規管理有缺陷、交易運作不規范、盡調風險評估不到位是券商資管業務遭罰的幾大主要原因。除開內控與合規問題外,還存在公開推薦私募產品、收入遞延支付不到位、獨立性不足等情況。
從不同券商的具體違規情況來看,國都證券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個別產品未設置明確終止日期,存續期為無固定期限;二是交易管理制度執行不規范,部分投資決策流程執行不到位;三是壓力測試間隔規定不符合要求,流動性風險應急預案更新不及時。
英大證券福州五四路證券營業部存在公開推薦私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民生證券在個別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過程中,未按照審慎經營原則,有效控制和防范風險,未能審慎評估公司經營管理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首創證券在開展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中存在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范、風險評估不到位、識別產品實際投資者審慎不足等情況。
華福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存在相關人員收入遞延支付執行不到位,個別資產管理產品未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責任等問題。
長城國瑞證券在開展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存在項目審批獨立性不足,風險管控不到位、盡職調查不充分、資產證券化項目存續期限不匹配、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
信達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的內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合規管理不到位;資產管理產品投資運作不規范,投資決策不審慎,投資對象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不到位,違規投資法律依據不充分的收(受)益權,個別資產管理產品投資運作過程中未落實主動管理職責。
銀泰證券個別資管產品整改不到位,資管產品計提減值不充分;資產管理部門人員配備不符合規定且個別人員從事業務獨立性不足;私募資產管理相關制度不完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未對投資托管人進行約定,未建立債券投資交易對手管理相關制度;交易指令、風控合規管理不規范。
恒投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投資交易內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合規管理不到位。如關聯交易管理制度不健全,關聯交易內部審批不嚴格,在交易債券庫、對手庫管理等方面存在欠缺。
兩重罰券商各有何因?
從罰單表述來看,兩家被重罰的券商在資管業務運作上都存在不規范。
具體而言,五礦證券存在四大問題。第一,債券投資決策和風險管控存在問題。個別產品根據委托人要求突破內部杠桿限額,投資經理參與詢價,投資了委托人提供清單中的債券且部分為最終投資者的關聯債券。第二,非標資產投資管理不規范。個別產品具有通道業務特征且存在用印文件倒簽情形;個別產品為銀行機構向關聯方融資提供便利;部分產品估值調整不及時、未及時對產品風險等級進行評估、投資者適當性材料內容不全。第三,資管新規整改不到位,過渡期內新增不合規產品。第四,關聯交易管理機制不完善。
太平洋證券被罰事由的表述則更為具體,公司于2017年3月設立并管理的“太平洋證券寧靜126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在期限匹配、估值方法上均不符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有關規定,按照要求不得新增規模,但太平洋證券仍違規新增該產品規模。
太平洋證券在2022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也提及了這一內控缺陷,并表示已在報告日前完成整改。其可能導致的風險均在可控范圍之內,未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造成重大影響。
私募資管備案新規進一步加強行業合規
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作為私募資管產品數量規模的主力軍,合規性一直受到監管的高度重視。資管新規實施以來,處罰趨向進一步從嚴從細,雙罰、多罰、重罰成為常態,監管后督追責也在不斷加強。
就在今年7月,私募資管備案新規正式發布。從管理人強化主動管理職責、完善風險防控安排、細化關聯交易管控、投資管理等多個層面都有所完善和調節。
不少內容的修訂進一步明確了監管自律導向,加強行業合規運作。如禁止管理人讓渡投資決策職責,為其他機構、個人等提供規避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堅持風險問題導向,細化關聯交易等要求,加強行業合規運作;明確監管自律導向,強調不得保本保收益、不得開展與資產管理相沖突行為等禁止性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一步規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行為,公開明確備案標準要求,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財聯社(記者 肖斐歆)數據來源:易董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