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前夕,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了解到,北京警方近期在線索摸排中發現多家“投資公司”以招聘外匯期貨交易員及操盤手的名義開展非法經營活動、騙取應聘人員錢財。在查明案件事實基礎上,警方牽動相關單位打掉犯罪團伙6個,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1人,涉案金額近4億元。北京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八支隊政委周巖介紹,上述“公司”多開在高檔寫字樓內,裝修精良,刻意營造專業金融機構假象,但實質并..
2023-05-15
剛剛!建設銀行,被啟動自律調查!交易商協會對建設銀行啟動自律調查基于監管部門反饋線索,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已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債務融資工具承銷業務涉嫌違規行為開展自律調查。不久前,交易商協會已經對多家銀行進行自律調查。5月9日,交易商協會官網信息顯示,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針對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債券發行涉嫌違規行為,以及中國民生銀行承銷業務涉嫌違規行為開展自律調查。交易..
2023-05-12
繼廣告、價格、食品之后,職業打假人將目光投射到了新法實施剛滿兩年的化妝品之上,就筆者所在的上海區級市場監管部門來看,2023年以來已接到753起客體為化妝品的投訴舉報,其中多涉及未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義務、產品標簽不合格、未經備案或注冊以及虛假宣傳等問題,交易場景大多為網絡交易平臺。值的引起關注的是,職業打假人對于被藥品監管部門“取消備案”的化妝品的投訴舉報數量正在呈直線上升趨勢,或已成為下一階段打假的新“風口”。一、批..
2023-05-11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有關決策部署,近日,省安委會印發方案,決定在全省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方案提出要全面摸清并動態掌握重大事故隱患底數,推動企業自查自改重大隱患積極性明顯提高,企業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職責意識顯著增強;各有關部門要落實“三個必須”監管職責,全面提升執法水..
2023-05-11
5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舉辦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雙隨機”現場活動,質量監督司、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北京科技大學等多名消費者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中,消費者代表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雙隨機”工作信息化平臺上,隨機抽取2023年國家監督抽查擬抽查企業,并對擬抽查企業和抽樣檢驗機構進行隨機匹配,啟動2023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雙隨機”工作。本次活動中隨機抽取的75種產品,包括嬰幼兒服..
2023-05-11
通信運營商推銷員盜取客戶存款獲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3000元本報訊一名通信運營商推銷員利用年長客戶不善使用電子設備的特點,以辦理“實惠業務”為名,使用其手機盜走2萬元。近日,經松江區人民檢察院起訴,區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李某犯盜竊罪,判罰其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3000元。2022年底,與被害人鄭先生相熟的通信運營商推銷員李某找上門,說要幫鄭先生辦理一個實惠的手機業務,年過半百且不太擅長擺弄電子設備的鄭先..
2023-05-11
非法行醫、虛假宣傳、術后維權難……近年來,醫美市場亂象頻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規范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如今,“顏值經濟”蓬勃增長,人們對醫美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然而,醫美行業亂象叢生:說是醫療,卻不是為了治病;說是美容,卻動輒打藥開刀。以近些..
2023-05-10
今年以來,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醫療機構部分醫護人員收回扣、紅包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了一批醫療衛生領域違紀違法案件,釋放對醫療衛生領域腐敗行為“零容忍”的態度。“醫療領域違紀違法行為具有一定隱蔽性,問題不易被發現,我們堅持‘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查處。”貴州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紀檢監察機關從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提升案件查辦質效上下功夫,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加強與審計、統計、財政等部門的協..
2023-05-10
鞏某銷售偽劣種子罪——銷售偽劣種子造成農作物減產簡要案情被告人鞏某為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某農資經營部和濟南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20年1月至5月,庚某等74名農戶購買了鞏某在其公司銷售的“氣死風”玉米種子。農戶在種植上述玉米種子時發現出苗率低,部分農戶進行玉米補種、混種,但依然導致減產。經鑒定,“氣死風”玉米種子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發芽率為65%,純度為92.1%,與農業農村部已知品種DNA指紋數據庫“奧邦368”玉米種..
2023-05-10
劉某等人銷售偽劣化肥案——銷售偽劣化肥使農戶遭受重大損失簡要案情2019年3月至4月,被告人丁某讓被告人岳某幫其聯系購買便宜的磷酸二銨化肥。之后,岳某聯系被告人劉某發貨,劉某通過他人以每噸1600元的價格從山東省臨沂市購進130噸“中國農資”牌磷酸二銨化肥,并以每噸1950元的價格轉售給岳某。岳某又以每噸2500元的價格轉售給丁某,丁某收到化肥后以每噸3050元的價格銷售給八五九農場被害人王某、趙某等37名農戶,共計銷售39萬余元。在..
2023-05-10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