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購買小區車位,因尚未辦理過戶手續,車位仍登記在開發商名下。后開發商涉訴,車位被司法查封,業主該如何維權?能否阻止車位被拍賣?案情回顧2019年,蔡先生全款購買了小區內一車位。2021年起,蔡先生開始使用車位并按時支付服務費。2022年,蔡先生欲與開發商就車位簽訂網簽合同,但因小區的施工單位起訴開發商,要求開發商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并申請財產保全,導致車位被查封,蔡先生未能將該車位登記至自己名下。在開發商與施工單位的..
2025-05-12
魯法案例【2025】247案情簡介原告某物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某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崔某某,崔某某表明身份為A建設公司工作人員,因B食品公司某加工項目部建設需要鋼材,需向原告購買。后崔某某通過微信發給董某一份A建設公司與某物資公司的未加蓋公章的制式買賣合同,董某予以認可。被告A建設公司與B食品公司之間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發包人為B食品公司,承包人為A建設公司,B食品公司在該項目部標識的施工單位是A建設公司。原告按合同約定..
2025-05-12
婁底中院發布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指引作用,現公布6件婁底兩級法院審結的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案例一:被告人彭某某詐騙案基本案情2020年5月,被告人彭某某伙同王某、黃某、緬甸武裝勢力等在緬甸老街市成立窩點,先后設立四個虛假投資平臺,向中國境內居民推介并引誘投資,組織、指揮多人通過微信對我國境內居民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業務員以聊天、玩游戲等方式虛構微信身份..
2025-05-07
案例1企業與網約貨車司機之間存在用工事實、構成支配性勞動管理的,應當認定存在勞動關系——某運輸公司訴楊某勞動爭議案 基本案情 楊某在某運輸公司從事混凝土運輸工作,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楊某入職后先通過微信群接受某運輸公司派單,后在某平臺注冊賬號綁定該公司,由該公司審批通過之后,通過平臺接受該公司派單。某運輸公司根據接單數、運輸量、是否超時、有無罰款等按月向楊某支付運費報酬。楊某與某運輸公..
2025-05-06
為盡快獲得貸款資金男子將銀行卡交給對方操作結果案情回顧2024年9月,劉某通過某短視頻平臺聯系到自稱可以辦理扶貧貸款項目的陌生網友(身份信息不詳),對方稱能幫其辦理扶貧項目貸款。2024年9月26日,在陌生網友的指示下,劉某從信豐縣乘坐高鐵到達新余市。雙方見面后,對方提出,因劉某的銀行卡流水太少,要其提供銀行卡幫忙處理流水問題。劉某明知對方可能用自己的銀行卡轉移違法犯罪資金,仍將自己的手機和2張銀行卡交給對方操作轉..
2025-05-06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了“守護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立足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嚴厲打擊商標、專利、地理標志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有力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監管總局選取部分典型案件,現予以公布。一、九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動查處江西彩影科技有限公司等侵犯“極米”注冊商標專用權案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4-29
魯法案例【2025】234一同去外地學習車主提供車輛,由駕駛人駕駛雙方互為施惠人和受惠人發生交通事故后車主受到人身傷害損失由誰來承擔呢案情簡介小甲是某公司魯南區域經理,乙公司是小甲管理區域下的品牌經銷商,小丙在乙公司負責貨物裝卸、送貨。2022年7月23日,某公司舉辦銷售培訓,小甲邀請有意入職某公司銷售崗位的小丙一同前往。培訓結束后,返程前一天晚上,小甲飲酒過量,次日清晨仍未清醒,便委托小丙駕駛小甲車輛返程。途中,小丙..
2025-04-28
為充分展現贛鄂湘三省法院司法協作新成效,積極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近日,三省法院共同商議,精選12件司法協作典型案例予以發布。這些案例涵蓋了三省法院在司法便民利民、多元聯動解紛、優化營商環境、破解跨域執行難題等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彰顯了三省法院加強司法協作,共同推動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共同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責任擔當和司法智慧。案例一贛鄂共建司法服務便民點,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
2025-04-24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負債無力償還公司股東個人是否需要替公司還款?案情回顧因資金周轉需要,廣昌某物流公司向廣昌某銀行借款人民幣30萬元,該公司未按合同約定還款付息,銀行遂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判決,該公司應歸還該銀行借款本金30萬元及利息。因物流公司未主動履行,銀行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法院發現該公司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經查詢得知公司系劉某個人獨資企業。法院審理廣昌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該公司為一人有限..
2025-04-22
藍天公司與白云公司達成中介服務合同,約定白云公司為藍天公司與業主王先生的房屋買賣提供中介服務。白云公司依約提供房源并促成雙方簽署《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后,藍天公司僅支付定金3萬元,未支付后續購房款,也未要求辦理過戶手續。白云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海淀法院經審理,判決藍天公司支付中介費2.6萬元及相應滯納金。案情簡介白云公司訴稱,其與藍天公司、業主方共同簽署《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服務傭金確認書》等合同,..
2025-04-21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